9月17日,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陈巧蓉老师带领13位重庆移通学院学子踏上了一场深入重庆巴人博物馆的文化寻根与合作探索之旅。出发前,陈老师强调了出行安全与研学纪律,将“安全第一、文明有序”的理念深植于每位同学心中。抵达博物馆后,受到馆方热情的接待。重庆巴人博物馆工会主席王克利、副馆长陈锐、科技部主任李鸿斌进行了接待,并参与了座谈。
师生们在馆方引导下信步于毗邻的巴国城公园,为接下来的博物馆探索进行了沉静心神的预热。
步入巴人博物馆主展厅,时光仿佛瞬间凝固继而奔流。奇特的字符、精致的陶俑、精美的青铜器,构成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巴文明长卷。讲解员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同学们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讲解并未止于器物本身的介绍,而是编织成一个生动的故事。当目光投向那些刻画着神秘虎纹、手心纹的壁画时,仿佛每一幅壁画都“活”了过来,成为讲述巴人“勇猛、精工、崇虎、尚巫”文化的鲜活注脚。同学们凝神静听,完全沉浸于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中。
带着从展厅收获的震撼与思考,师生们移步至二楼会议室,与博物馆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商馆校合作后续进程。双方在友好务实的氛围中,对既往合作表示肯定,并探讨如何将合作推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共同开发以巴文化为主题的通识教育课程或系列讲座,将巴人博物馆和课程“第二课堂”相结合,让学生从“参观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探讨结束后,馆方特意安排师生参观馆外特色主题展,让同学们在历史中领悟家国情怀,深刻体会民族苦难与复兴艰辛。学生表示,将铭记先烈牺牲,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必胜信念,并将其转化为报销祖国的实际行动。
活动尾声,为了增加趣味,同学们还了解了茶文化,茶城寻香,标记早秋最难忘的旅程。趣味盎然的集章活动也更添互动色彩,同学们在各展区盖章留念,将这趟知识之旅化为可触摸的纪念。
学子们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知行合一”。不仅系统了解了巴人灿烂的历史文明,也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乡土认同,更通过与合作方的直接交流,窥见了文化产业运作的现实图景,激发了未来深入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情。
巴人博物馆负责人高度赞扬此次活动,认为这是极其成功且富有成效的互动。馆方高度赞赏移通学院学子们展现出的浓厚求知欲、良好的素养与深刻的思考能力。重庆巴人博物馆工会主席评价道:“移通学子对巴文化展现出的真诚兴趣令我们感动,双方在合作探讨中达成的共识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坚信,与高校的紧密合作是让博物馆‘活’起来、‘走’出去的关键路径。期待未来与重庆移通学院携手,共同将巴文化的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深远,为重庆的文化教育事业增添一抹亮色。”
此次研学与合作洽谈,如同一座桥梁,稳固地架设在高校智慧与文博资源之间,预示着未来更加多元化、更加深入的馆校合作篇章,正等待着双方共同书写。
撰稿:陈晓英
摄图:陈晓英、何博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供稿)
上一条:【淬炼商学院】全校商科-新商科教学部实战项目启动,共探“川洲桃片”品牌发展新路径
下一条:【新采动态】解锁纪实性写作技巧“密码”杭报集团每日商报首席记者来我校开展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