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通识教育】深耕新闻创作 讲好真实故事——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半山书院研学活动圆满完成

2025-11-27

11月22日至23日,綦江校区新闻采写产业学院30名师生来到巴南区半山书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新闻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以“深耕新闻创作,讲好真实故事”为主题,开展了名家专题讲座、分组采访实践、户外摄影采风与逻辑思维体验等活动,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与实操锻炼中,全方位解锁故事力的创作密码。

22日下午,重庆日报文体副刊中心副主任、《两江潮》副刊主编,主任记者兰世秋老师应邀来到半山书院,带来“如何在新闻作品中讲好故事”的主题讲座,为师生们倾囊相授新闻故事化创作的“干货”。

在讲座中,兰世秋老师直面“AI时代是否还需锻炼讲故事能力”的疑问,作为讲座的开篇,她强调,真实、鲜活的故事是新闻抵达人心的核心力量,无论传播技术如何迭代,这份力量都不会褪色。随后,她从三个维度拆解新闻故事创作的关键:在大时代中,聚焦具体而微的个体。

兰老师以重庆日报《一封写给武汉的情书》《千秋红岩家国大爱——重读“红岩家书”》等融媒体系列报道为例,说明宏大主题需通过鲜活个体与细节落地。同时,兰老师称,要用真实细节构建人物和故事,并提到了《我们的天才儿子》和采访残疾女诗人李万碧等案例,阐释“精”与“真”是细节的核心要求。讲座中,兰老师分享了重庆日报“重走系列”报道等经典作品的创作经验,强调现场采访对新闻创作的重要性。

讲座尾声,兰世秋老师还与师生互动,解答了“如何用影像作品讲好故事”,和如何把对生活的敏锐感知运用在文字创作中等问题,她鼓励新采学子们,要保持好奇心与共情力,并介绍了重庆日报的副刊栏目,欢迎同学们向报社投稿。

听完兰世秋老师的讲座后,同学们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开启分组采写实践。各小组围绕“我在书院读大学”“研学中的成长与感悟”等主题设计采访提纲,在半山书院内展开模拟采访。从确定采访对象、设计问题,到现场沟通、记录素材,师生们将讲座中学到的采访技巧充分运用,在实操中学习如何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捕捉人物的真实情感,切实提升了沟通与采访的专业能力。

23日上午,师生们走出半山书院,深入巴南小泉森林海的自然与人文场景开展户外摄影采风。大家穿梭于半山书院附近的林间步道和街巷,有的聚焦森林中光影交错的瞬间,有的记录当地居民的劳作场景,还有人捕捉书院与自然相融的建筑特色。此次采风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摄影中“细节捕捉”与“现场感知”的重要性,学会用镜头语言讲述鲜活故事。

11月23日下午,学院为师生们设置了迷你侦探剧本杀逻辑体验环节。在充满悬念的剧本场景中,师生们化身“侦探”,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从繁杂的线索中梳理脉络、分析推理,合力还原事件真相。这一趣味环节不仅让大家在互动中放松身心,更让师生们意识到,新闻创作同样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无论是信息核实、素材梳理,还是新闻稿件的结构搭建,清晰的逻辑都是打造优质新闻作品的关键。

在本次为期两天的半山书院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既汲取了资深媒体人的创作智慧,又在实践中锤炼了专业技能,对新闻思维的培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充电站,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着每一位新采学子在未来的新闻创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在采写中传递真实与温暖,为记录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简诗雨 图:曹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