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伟智能制造卓越人才实验班”由重庆平伟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与重庆移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携手共建,旨在通过定制化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该实验班践行“3+1”办学模式,全面采用“课堂理论+企业实践”的双轨培养体系。目前,首批学子已正式开启实验班的学习旅程,在课堂理论钻研与企业实践历练中稳步成长。
课堂理论部分由企业工程师进驻学校授课,截至11月14日,已完成超过120课时的教学,参与授课的企业工程师达40余位。课程开设了产品开发与工程管理、工艺质量控制技术、项目实战与系统工具应用、基础表面处理与装配工艺技术等,内容覆盖企业生产、研发、管理各方面,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运行模式。
守护生命健康:为学生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2025年11月18日,在班主任米俊松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正式开启企业实习。抵达公司后,首先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工程师结合典型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实习中的各类安全注意事项,警示学生务必重视自身安全。这些知识并非冰冷的规章条款,而是源于无数经验教训的“安全指南”,能帮助学生在接触设备与参与生产前,有效识别和规避潜在风险,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确保实习成为增长专业技能的“加分项”,而非生命健康的“冒险关”。为强化学习效果,培训结束后立即组织了安全知识考试,以此促进学生将安全防范意识真正内化于心。
企业担当筑梦路:“一生一师一导员”推动专向培养
安全培训结束后,51名学生被分配至技术创新中心、瑞伟工厂、表处理工厂、工务部及钢铝箱体工厂等不同部门展开学习。企业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负责专业指导,并设置一名辅导员定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形成“一生一师一辅导员”的全程陪伴机制。学生到岗后,在各自导师的安排下迅速投入部门专项学习。由于所在岗位与导师研究方向不同,每个人的学习内容也呈现出多元特色。
有的学生致力于理解生产体系的“规则密码”,系统研读企业生产规范与操作流程;有的聚焦专业工具的“效能升级”,以设计软件为载体,在导师指导下突破校园基础课程的局限,深入掌握工业设计、参数化建模与数据可视化等实战技能;还有的学生扎根生产一线,将产线视为“实践课堂”,亲身感受工业运行的脉搏。他们跟随经验丰富的技工,从设备启停、运行状态判断,到常见故障排查与工序配合,逐一观摩、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夯实专业根基。
目前,“平伟智能制造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校企合作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此次校企合作打破了校园与企业的壁垒,实现了双向赋能。企业可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定向培育储备力量,为自身发展注入新鲜动能;学校则依托企业的实战平台与资源,将“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理念落到实处,共同构建起产教融合的育人新生态。这种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为智能制造领域持续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撰稿:米俊松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完满教育】救命!这些禁烟艺术创作比香烟更“上头”
下一条:【专业教育】智能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系列活动之新进教师说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