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时值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与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由青岛电影学院与中国电影剪辑学会联合发起的首届“金象杯”百所高校AI短片展及“AI时代高校影视教育与创作研讨会”于近日举行。重庆移通学院作为重庆市唯一受邀高校,携艺术传媒学院多部师生作品精彩亮相,在全国性舞台上展现了学校“以展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理念的丰硕成果。
受邀国际舞台,实践教学成果斐然:
“金象杯”AI短片展以“AI重构光影,续写百年影史”为主题,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电影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国内高校在AIGC影像创作领域的一次高规格、前瞻性探索。
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由教学副院长张梅带队,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曹洋洋,教师李萌芮、邹伽楠、黄海春、朱智伟、刘影,受邀参与“金象杯”AI短片展。是学校近年来持续推进 “以展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理念的必然结果。这一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成功推动了学生从课堂走向国际舞台,实现从技术训练到艺术表达的跨越。
图1.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参加现场
师生作品纷呈,展现AI叙事多元探索:
本次参展,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师生带来了多元类型的作品,体现了从传统影像到前沿AI创作的全面教学实力。
1.优秀毕业作品,夯实叙事根基
学院近年产出的优秀毕业作品:
图2.《游山》导演:周燕
图3.《无声啡语》导演:夏露露
图4.《山止川行》导演:谢心怡
图5.《春日载阳》导演:伍奕璇
展现了艺术传媒学院在传统影视叙事教学上的扎实功底,为学生从事AI创作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2.“金象杯”AI作品,探索技术前沿
在本次“金象杯”中,艺术传媒学院学子提交了多部AI短片,题材广泛,技术应用娴熟,令人瞩目。其中以下几部作品尤为突出:
《出走后的娜拉》申欣露:以公路电影为载体,探讨女性精神觉醒,用AI技术实现超现实共振。
图6.《出走后的娜拉》片段节选
《遗行者》舒世渊团队:以“真假美猴王”为隐喻,叩问规训与本真的冲突,展现AI在视觉叙事与音画协同方面的创新应用。
图7.《遗行者》片段节选
《黄土地上的新歌谣》蔡雨彤团队:通过黑白与彩色的时空对话,呈现黄土高原从传统农耕到科技助农的变迁。
图8.《黄土地上的新歌谣》片段节选
《慈航》韩沛彤团队:在数据霸权的未来设定中,探讨母爱作为人性最后堡垒的主题,融合东方美学与赛博叙事。
图9.《慈航》片段节选
教师深度参与,共话AI时代影像教育:
在同期举行的“AI时代高校影视教育与创作研讨会”上,作为“重庆市唯一受邀的高校教师团队”。在首日活动中就“AI技术背景下影视教育的转型路径”等议题与山西传媒学院视听学院院长贾月、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高雄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主任刑北冽、华南师范大学电影创作研究中心主任甘小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田园、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常务副院长谢波和青岛电影学院文学与导演学院学科带头人朱昱东、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楚利彬、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Vidu大模型)首席执行官骆怡航等高校、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现场结合学校育人模式,分享了在AI影像创作、叙事实验及跨学科融合方面的教学实践。强调在人工智能重塑影像语境的今天,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更要引导其保持艺术感知与人文关怀,实现从“工具使用者”到“叙事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此次参展与交流,是重庆移通学院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上一条:【淬炼商学院】全校商科-淬炼商学院联合鱼城书院学生首期直播实训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条:【淬炼商学院】全校商科-《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开展高管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