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通工动态】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参访杭州宇树科技考察交流,深化校际交流共谋人工智能教育新篇章

2025-09-27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9月19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冯文果率教师团队一行,赴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创新企业宇树科技开展考察交流。宇树科技在2025年央视春晚《秧BOT》节目中表现亮眼,其机器人融合传统秧歌的创新演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充分展现了企业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群体协同方面的技术实力。双方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前沿、校企协同研发、实践教学资源共建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赋能产业创新的新路径。

聚焦前沿:人形机器人技术赋能教育新生态

在宇树科技展厅,教师团队首先参观了公司最新研发的G1系列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以及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宇树科技技术总监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感知决策系统及产业化落地案例,并现场演示了机器人动态奔跑、复杂地形适应、人机交互等核心功能。冯老师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载体,其技术集成度与场景适应性对高校课程设计、实验平台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宇树科技在运动控制与环境交互方面的突破,为我院智能机器人课程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

校友反哺:从学子到研发骨干的成长见证

在宇树科技智能制造车间,教师团队深入观摩了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精密加工、整机组装与测试流程。高勇老师重点关注了机器人关节电机、传感器模块的工艺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并与工程师就“如何将产业标准融入实践教学”展开讨论。宇树科技生产负责人表示:“高校人才培养需紧跟产业技术迭代节奏,例如在机器人驱动模块设计中,涉及材料学、机械电子、控制算法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这正是未来工程师的核心能力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移通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李玲玉作为宇树科技研发团队的一员,全程参与此次交流活动。她结合自身从“学生”到“工程师”的成长经历,向母校教师团队分享了企业级研发流程与技术攻关经验:“在校期间参与的机器人竞赛和项目实战,为我快速适应企业研发节奏打下了坚实基础。宇树科技的前沿技术场景与学院的实践培养模式高度契合,期待未来能为学弟学妹提供更多实习指导和技术支持。”

结语:以开放姿态赋能AI教育未来

此次参访不仅拓宽了教师团队的技术视野,更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注入了产业动能。校友李玲玉的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我院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在智能技术迅猛革新的时代,高校唯有主动拥抱产业前沿,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与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通过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为国家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领域输送更多生力军。



撰稿:林振善

摄图:林振善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