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2026届毕业生赴重庆科创智能装备研究院开展毕业实习

2025-09-23

为助力2024级毕业生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校校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见效,9月8日至19日,智能工程学院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本贯通1班、2班、11班,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3-10班共计两百余名学生,前往重庆科创智能装备研究院开启毕业实习专项活动。

本次实习由智能工程学院党晓圆院长统筹安排,智能制造教研室主任寇晓培牵头,组建专业指导团队全程参与,团队成员包括骨干教师张钰柱、余翠兰、关正伟、牛亮,青年教师尚婷、陈伟、谭月玲、董焱、彭真、张月熙,以及王世耀等辅导员。本次实习围绕“理论联系实践、技能贴合产业”的核心目标,构建了“实地参观、技术拆解、互动实操”的立体化实习模式。

我校师生一行人抵达重庆科创智能装备研究院后,邓文亮院长、高发洋书记、何雨主任、淡乾川等老师第一时间前往接待,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为保障实习活动有序开展,高发洋书记为学生们安排了住宿,详细介绍了实习期间的实训场地分布、安全规范及日程安排,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实习环境。

随着实习活动正式启动,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有序进入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楼开展首日实习。该场所作为重庆科创智能装备研究院聚焦产业需求、培育特色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实训载体,配备了符合行业标准的数控加工设备与教学资源,为学生接下来深入学习数控技术、参与实操训练提供了优质平台。

考虑到数控加工操作涉及精密设备与机械运行,实训指导教师以“安全为先、规范为要”为核心,通过案例讲解、视频演示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了数控车床的操作风险点、应急处理流程、个人防护装备佩戴要求,以及设备开机前的检查规范、操作中的禁止事项等关键内容,同时组织学生现场模拟设备安全检查步骤,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要点。

随着数控车床操作安全教育培训顺利完成,本次毕业实习正式进入核心实操阶段。第一阶段实习任务聚焦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同学们先从设备基础操作学起,逐步深入数控加工编程操作一线——对照零件图纸梳理编程逻辑,在指导人员的纠错点拨下调整参数,最终亲手完成简单零件从编程到加工的完整流程。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以“看”设备运行细节、“听”技术要点解析、“问”实操困惑、“做”流程演练的沉浸式体验,不仅直观感受到先进数控加工设备在精度控制、效率提升上的性能优势,更将课堂上抽象的“技术落地场景”、具象化,切实解决了“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生产”的核心疑惑,为后续实习任务打下扎实基础。

在数控铣床的知识学习与实操训练阶段,指导团队结合数控铣床在复杂零件加工中的应用特点,先通过图纸拆解、工艺分析等方式,为同学们系统讲解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编程差异及加工适用场景;随后带领同学们进入实训工位,从设备开关机流程、刀具安装调试,到简单平面铣削、轮廓加工的编程与操作,逐步引导大家上手实践。

在数控机床多轴建模实习阶段,指导团队围绕多轴加工在高精度、复杂零件制造中的核心价值,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演示,系统讲解多轴数控机床的运动原理、坐标系设定及建模流程,重点对比多轴加工与传统三轴加工在工艺优化、效率提升上的优势;随后引导同学们在仿真平台上实操,从绘制零件三维模型、编写多轴加工程序,到模拟加工路径、排查程序漏洞,逐步掌握多轴加工的核心逻辑。整个学习过程既衔接了数控加工基础,又通过数字化仿真手段,让同学们提前熟悉复杂零件的加工思路,为今后应对工业生产中的高精度加工需求积累了关键经验。

毕业实习圆满落幕,从数控车床操作安全教育筑牢安全根基,到车床、铣床的基础操作与编程夯实技能基础,再到多轴建模实现技术进阶,同学们不仅系统掌握了数控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更将课堂知识与工业生产场景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适配度。此次实习既是智能工程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提升毕业生专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撰稿:董焱

摄图:董焱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