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锚定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的战略定位,全方位赋能其内涵式发展,深度践行“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教育哲学理念,全力推动“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深度传播与有机融合,2025年9月9日至11日,数字经济商学院三位教师于课堂教学中大胆展开创新,将行业大咖的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以“理论+案例”的授课形式让抽象知识具象化、实践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探索欲望,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学习转变,为学校培养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锐老师在《大数据与市场营销》课程中,以《任正非传》为教学纽带,授课时围绕任正非带领华为深耕市场的历程,提取其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从华为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制定精准营销方案,到依托数据洞察调整全球市场战略,将枯燥的营销理论与企业实战案例结合。课后学生反馈道“以前觉得大数据营销离我们很远,听陈老师讲华为如何用数据破解市场难题,再对照任正非的决策智慧,突然就摸清了知识脉络。”
刘秦阳老师在《大数据管理导论》课程中,以《微信之父张小龙:我的产品思维与众不同》为切入点,以张小龙打造微信的产品逻辑为线索,分析微信如何通过数据采集、分析驱动产品迭代,从用户社交数据管理到功能优化决策,让学生理解到大数据管理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数据管理不只是技术操作,还要像张小龙那样懂产品、懂用户。
黄添奕老师则在《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堂上,引入《李彦宏创意笔记》。聚焦李彦宏的创新思维,结合百度在数据库领域的实践:从海量搜索数据的存储优化,到数据库安全防护的技术突破,用企业真实案例拆解数据库原理。课后学生分享到,“黄老师用李彦宏‘敢想敢做’的创新理念解读技术难点,不仅让我弄懂了数据库架构,还学会从行业视角思考问题。”
三位教师的教学创新,将大咖著作中的实践经验转化为课程“活教材”,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使学生能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与应用场景。这种“著作+课程”的融合模式,为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助力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思维的应用型人才。
图文:李倩、潘莹
(数字经济商学院 供稿)
上一条:【计算机学院】阳光赋能,云端筑梦——计算机学院教师教学创新与数智化能力进阶海南研习圆满收官
下一条:【淬炼商学院】全校商科-《“大富翁”的商业启蒙》新生财商体验初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