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否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为什么流浪地球要驶入木星周围?影片中运载车的方向盘为什么设计成球形的?行星发动机的原理是什么?4月22日,在荷悦书院群天地之美、万物之理—“科幻·科学”知识探究课堂活动现场,钓鱼城科幻中心何锐博士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科幻电影中的科学影踪,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作为2019年国内最火爆的国产电影之一,《流浪地球》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国产科幻电影。如何透过电影艺术窥探到真实的物理世界,同时有助于同学们物理、化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增长,这也是本次“科幻·科学”知识探究课堂活动的目的。
活动中,何老师以“《流浪地球》中的科学”为主题,围绕“蚯蚓干和方向球”、“末日逃亡”、“地球停转 点燃木星”以及“莫斯与行星发动机”四个篇章详细介绍和推演了太阳演化、热核聚变、红巨星、氦闪、地球自转、宇宙速度、重元素聚变、借力飞行、洛希极限、潮汐撕裂、比邻星等多个科学知识点。内容涉及地球环境、太阳演化、宇宙飞行、热核聚变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何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科学严谨的数据,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极具深意,引发了在场的所有同学对影片中呈现的种种科幻现象的科学思考,同时,也让大家对科幻电影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
“国外的《爱,死亡,机器人》是怎样的作品?”“电影《钢铁侠》中的眼镜会随着科技发展有机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吗?”“科幻电影中的元素是否都如磁悬浮技术一样,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真实写照?”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抛出问题,有针对《流浪地球》电影里面其它科幻情节的,也有针对自己喜爱或者熟知的科幻电影里面相关情节的,何老师均逐个与同学们进行了探析、交流和解答。
活动最后,何老师还勉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要时刻保持对任何事情的好奇心,凡是问个为什么。要不断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时刻保持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类文明包括科学、文化与艺术;而科幻是在三者相互妥协的结果。接下来,荷悦书院群将继续探索与学校钓鱼城科幻中心的联动融合,发挥中心教师专业优势,为书院群学子提供更多有利于自我提升的载体和平台。
撰稿:曹旭贤
供图:曹旭贤
荷悦书院群、钓鱼城科幻中心联合供稿
上一条:【创意写作】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2020级创意写作学院诗歌工坊上课体验
下一条:【校友工作】“交流经验共勉,筑梦未来同行”——第105期校友·成才主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