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学院风采】创新创造未来·实践铸就成功——第二届“行者杯”电能小车制作大赛

2021-04-19

智能工程学院以培养智能时代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工程师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学科竞赛活动与完满教育相融合,照新工程师能力方程式:能力=技术×管理+商业+人文,依托书院群、创新平台、综合性实践基地等优势资源,于3月底举办了第二届“行者杯”电能小车制作大赛,为学生未来完满生活赋能。本次电能小车校级竞赛由重庆移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主办、智能工程学院学生会科技活动部承办、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团总支科技文创部协办,在3月中旬开始筹备、开放报名,通过初赛复赛选拔,评选出15支优秀队伍, 4月15日在天渠111报告厅顺利举行表彰大会。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仿真、复赛焊接和决赛现场调试三个环节,各个环节均以小组为单位参赛,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培养同学们的协作创新与动手实践能力。比赛历时近一个月,初赛有144人报名参加,组成38支队伍,参赛队伍分别来自智能工程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

仿真实现显神通

同学们通过提供的安装包和安装视频以及学习资料逐步学会安装使用单片机编程软件KeilμVision2和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随后利用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搭建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有效完成模拟仿真。在指导老师悉心指导下,38支队伍提交作品。经过评选,15支队伍顺利进入复赛。

匠心独具焊战车

复赛在各位老师指导下如期进行,一张实验桌、一个焊接台、一堆元器件,一坐就到天黑。比赛过程中同学们仔细地进行元器件焊接,充分展现实战能力。各个小组胸有成足,比赛顺利结束,最终留下的小组进入决赛。

过弯避障闯赛场

4月9日上午8点整,各组小车作品均要求沿着黑线自动行走,这考验着选手的巡线算法、单片机编程技术、循迹路线贴合度、避障灵敏度,这项充满着速度和激情的项目场面十分引人瞩目。考虑到赛车要在速度和稳定之间保持平衡,需经过反复测试和程序计算,才能为小车设置在各种路况下的最佳参数。比赛最后,各小组与指导老师交流学习进而编程实现小车的各个功能。通过一整天的测试,同学们不仅了解制作过程中的艰辛,也与老师的交流中得到巨大的收获。

群策群力载誉归

创新创造未来,实践铸就成功。为了奖励获奖同学,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下一届的比赛。颁奖仪式于4月15日在天渠书院111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颁奖典礼邀请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李文娟副院长、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闫会峰副院长、智能工程学院党晓圆副院长、智能工程学院李巧副院长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

获奖学生代表钱俞合分享自己的参赛感想,他分享到:“在2019年,步入大二的我是比较迷茫的,后来我看见了第一届电能小车制作大赛的通知,我拿起我放下很久的烙铁。初赛需要仿真,对于51单片机一窍不通的我感到无从下手,在几天内粗学了单片机,只会点个灯。在决赛编程的那段时间里,我每天下课回到寝室就开始钻研小车电路板,和队员们探讨交流,这个引导我走进单片机世界的8051,每天熬夜到凌晨两点。对于没有理论基础的我,理解起来相关内容是比较困难的。于是我通过查阅资料,看视频,浏览CSDN,买了我的第一块51单片机开发板,也认识了一位让我受益匪浅的导师,跟他接触的时间不多,但跟着他学了很多东西,眼下只觉得与他相识恨晚。自那以后我终于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我能在什么方面发光发亮,我以哔哩哔哩视频网站UP主稚晖君为榜样,不断的让自己变得更优秀。2019年至2021年之间,我自学了多种专业软件,电子类、机械类、学画PCB,学3D建模等,暑假我自己在家里置办工作室,坚持每个月画两块PCB,打样,焊接,并编程赋予它灵魂。到这次的第二届电能小车大赛结束,我明白了为自己热爱坚持并努力是正确的。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和队员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厚爱,我没有动力做下去。我也把我所学到的分享给队友、学弟和学妹们。希望你们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光发热,有自己的目标、人生志向,不落遗憾。”

本次比赛以严格专业的标准作为考核评分指标,全面锻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系统思维,培养面向未来智能制造行业的新工程师人才。期待下一届比赛有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电能小车制作大赛中,让创想落地、理念开花、梦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撰稿:科技活动部 李婕颖 张文俊

摄图:新媒体工作室

智能工程学院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