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外国语学院】聚焦职业素养 赋能教师发展——记外国语学院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教师代表座谈会

2021-04-19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谈及教师队伍重要性时指出,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的制高点。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外国语学院于4月14日下午在荷悦书院会议室举行了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教师代表座谈会,外国语学院院长吴世银、副院长罗琳、各教研室主任、新晋副教授和教师代表与会。此次座谈会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罗琳主持。

会议伊始,吴世银院长结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精神的解读,从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四个方面重点阐释了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吴院长指出,政治素养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教师的首要素养,我们应时刻谨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底线意识,牢记“准则”、“红线”、“禁令”,切实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部分,吴院长引用孔子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努力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充分发挥在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价值引领作用。吴院长还介绍到,知识素养应包含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精深学科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知识,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杜绝知识老化,改变思维定式,充实和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建构并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过硬的教学科研能力是任何一位学为人先、前瞻发展的高校教师所必需的能力素养,我们应立足于我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和集团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科研实践,实现“教研结合、以研促教”。在谈及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时,吴院长指出,身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以政治素养为思想引领,打牢道德素养之基石,通过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提升促进职业生涯的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第二阶段,罗琳副院长带领全体参会老师共同学习了《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外语学科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并号召大家找准前进方向,勇敢迈出职业发展的第一步。魏铃老师以“我眼中的职称评审”为题,从为什么要申报职称、如何准备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为我们分享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心路历程及职称申报的宝贵经验,并鼓励大家从课堂教学到教改教研,从自主学习到研修会议,从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到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从学业导师课到走进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通过各方平台多维度实现自身知识沉淀与能力提升。

随后,参会教师围绕如何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寻求职业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陈南艳老师从智能时代的需求谈及高校教师的身份重塑与升级,她认为高校教师需要在熟练使用教育技术资源的基础上,成为研究型的知识生产者和共享者,与学生进行有温度的情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思考、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德语专业教研室主任熊光源表示,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秉承着教书育人的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和管理艺术,同时要向在座的各位新晋副教授和优秀骨干教师学习,积极参与各项教研科研工作,在教学与研究中历练自己。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卢镜囡也表示,本次座谈会帮助她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知识素养涵盖丰富的实践知识,这与我校“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高度契合,经过此次充电,她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以四大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努力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学校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会末,吴世银院长总结到,在把提高素质作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主旋律的今天,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常怀爱生之心,常存育人之责,常思为师之道”,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用前瞻性眼光看待个人职业发展,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注重自我提升与完善,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图文:卢镜囡

外国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