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地域研究】聚合川涞滩,探古镇文蕴——记非遗中心田野调研活动

2021-04-25

为践行“四位一体双院制”教学理念,创新育人模式。4月24日,由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织的田野调查实践活动在涞滩古镇顺利进行。在中心彭伟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研究员们倾听古镇传奇故事,见证乡情民愿的文化根基,探寻历史文化发展规律,感受区域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伊始,研究员们根据各自主题进行分组,调查体验涞滩古镇历史文化。涞滩古镇依山而建,悠悠渠江水,水道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玉带环绕着千年古镇,亦如同草书的“来”,古镇多水,故涞滩古镇由此得名。本次调研分为三个部分,涞滩古镇的特色饮食技艺——荫米、豆腐乳、仙人掌面;涞滩古镇特殊的民风民俗以及古镇的建筑结构与布局。同学们用文字、影像等方式记录古镇历史,探寻古镇文化发展的记忆。

“安住涞滩,心在涞滩,安即是家”。当同学们访问古镇返乡老人出门在外是否恋家时,老人说“无论走多远,这里是我永远牵挂的家,这里是我生活了30年的地方,任谁都会一生怀恋。”听到这里同学们的心微微颤抖,无论是谁都会因这一番话所动容。同时,老人也将自己收藏许久的老照片拿出来为同学们展示并为大家讲解。老人说到,自己出生在这个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流的小城,所以很多人也叫它江城。虽说是小城,但就地域范围而言一点也不小。但是老人说自己依然喜欢用小城来称呼家乡,因为这更有一种情亲感。

临近中午,各组的工作顺利完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家的知识结构不全面及调查经验的缺乏,同学们对当地的建筑风格还有一些不了解,许多内涵性知识并不了解。在询问一些食物的具体制作方法时,同学们也不能完全的理解。随后,彭伟老师对各小组进行了分析指导,讲述了建筑的基本结构与生产生活技艺等小知识,加深同学们对调查内容的认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古镇的历史。彭伟老师强调,对于建筑,我们应该去找一个突破点,立足特色建筑,从历史维度、空间维度、价值维度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这是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另外,彭老师对大家调查方法进行了指导,要求大家多应用手中工具——手机,进行录音、视频、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同时应该更注重于记录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及它们的作用与意义,而不是只流于表面的观察。

漫步古镇,感受其古朴淡雅,安逸寂静。知行合一,同学们不仅感受到古镇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还在调查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锻炼文化表达能力,树立人文关怀与科学实践精神。

 

 

撰稿:王婧月

摄图:王芳芳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