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教研活动】道在日新 艺亦须日新 ——记艺术传媒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研讨会

2019-09-20

2019年9月17日中午13:00时,艺术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和动画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第八教学楼303室,召开了关于毕业生毕业设计相关工作的会议。本次会议由艺术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龚晓雪主持,数字媒体艺术及动画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主要围绕2016级毕业论文(设计)转型开展的交流研讨,并对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等为主要内容展开讨论;同时,对转型后的毕业设计相关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会议伊始,龚晓雪副院长围绕学院,近几年毕业设计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希望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期在3年内实现将具有艺术传媒学院独有的毕业作品展,打造成“移通名片”,将作品展览周定为“文化周”,活动期间不仅仅只是毕业生作品,还囊括在读学生的作品制作出的商品进行销售,开展“艺术嘉年华”、“工作室开放日”、“跳蚤市场”等活动,吸引除学生外的周边居民的关注和参与,培养市民发现美、挖掘美、创造美的眼光;让更多的市民来参观、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的创作一开始就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打造出全民互动的开放式展览,这才应该是我们开设毕业展的初衷和目的,符合学校“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针。同时,基于学院信息商学院的定位,同学们的作品不仅可以逛,可以看,还可以买。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公众号上建立毕业作品专栏,不仅让大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欣赏到部分毕业生作品,还可以实现在线购买。同时,在条件和作品质量保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走出去”的形式,并借助媒体宣传、邀请专业艺术机构介入等方式,让学生的作品有更大的展示空间,面向更多的观众,也对进一步推广和宣传学校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后,龚晓雪副院长强调在学生作品创作上,指导老师可以鼓励同学们结合文化扶贫的相关项目,围绕地方经济、产业进行创作,设计与扶贫地区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发挥艺术创造生活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目的。

随后,就《毕业设计说明书》的两个方案进行了讨论,并对两个方案的亮点和不足做了具体分析。参会老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李如冰老师认为,方案一框架明确,条例清晰,内容信息一目了然,学生更容易理解。王芳老师则认为,方案二更加灵活,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最终,经过大家举手表决,暂定以方案一作为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初期版本,后期将在这一版本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和完善。除此之外,会议还对毕业主题的确立和修改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


本次会议就毕业创作和展示方式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构思,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基于毕业设计方式相关内容的变革,更加看重学生的毕业作品,指导老师们在给予学生建议的时候,内容更应该多元化。比如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把传统文化艺术的基因和元素,以现代的审美理念和创作方法进行重新设计、创作,最终呈现传统文化与当代视觉效果相融合的作品。毕业设计作品是同学们用设计语言与社会对话的方式,并通过设计创造人文和商业价值,也是同学们四年学习成果的汇报和总结,更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动画专业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不仅能展示出同学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自信、对创意灵感的表达与诠释,更彰显了艺术传媒学院人才培养的内涵与特色。愿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立足于当代,探索新的艺术之路,齐心聚力做好毕业设计相关工作,打造出具有影响力和符号代表的传媒毕业设计作品和作品展。



撰稿:彭燕雪 曾雯婷 摄影:周极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