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本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9名参赛选手及上届比赛获奖教师在天渠106教室召开赛前研讨会,对参赛相关事宜、教学的技术与艺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由外语系罗琳副主任主持。
罗琳副主任首先就参赛的基本流程向大家做了介绍,并特别指出外语教学比赛中教师语言的特点:高度凝练性和逻辑性。然后以第七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综合组和听说组决赛获奖选手的比赛实录以及英语专业教研室卢镜囡主任微课比赛的获奖作品为例,对大型教学竞赛的相关技巧进行了点评,涉及到PPT的精美化、时间分配、教学互动等。罗副主任特别强调指出,教学比赛是对教师教学技能和艺术有效提升的手段。教学比赛的授课设计尤为重要,是一个教师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的科学设计,须体现出整个环节的合理性和可控性,将自己教学的精华部分呈现给观众和评委。
随后,英语专业教研室卢镜囡主任就她的微课大赛获奖作品进行了经验分享。卢主任指出,在准备微课比赛的过程中,可能有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做好每一个细节,还可能需要手工画图,这样艰难而有趣的过程是对自己教学技术提升的有效方式,可以促进教学技艺的增长。
作为上一届获奖选手,李静老师就竞赛选题的角度指出,教学比赛应该选择具有较强层次性,较能反应教师水平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并且需要选手在赛前对竞赛的评分指标进行研读,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杨加伟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参赛的经验,特别谈到教学环节的紧密性,衔接自然无突兀感是优秀教学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
讨论环节,大家就教学竞赛相关流程、技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曾梦凡和胡雨老师就授课目标、内容、是否使用全英(德)文等提出了疑问。由此引发大家就赛前准备的充分性和注意事项、比赛课型的节奏感、语言的凝练度、提问的技巧等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本次大会让各参赛选手对外语教学比赛的流程、设计、内容等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技术和艺术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最后,罗副主任预祝大家在本届教学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外国语言文学系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劳动让改变发生 行动让梦想成真——远景农场3月劳动实践掠影
下一条:【竞技体育】足球应阳光,赛青春光芒——记2018-2019学年“阳光杯”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