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专业前沿动态,助力学科创新发展。暑假期间,智能工程学院选派以晁晓洁、曹强等5位老师为代表的学习队伍赴各地参加师资培训、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专业建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等暑期研修活动,收获颇丰。9月11日下午,智能工程学院在梅若书院207会议室召开专任教师暑期研修分享会,暑期外出学习老师进行研修内容的分享与交流。会议由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党晓圆主持,全体专任教师参加此次学习。
晁晓洁、张姣等共5位老师参加“全国高校智能制造技术师资培训”,晁晓洁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分享。此次培训学习了协作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新工科背景下的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协作机器人和柔性工具的特点、主要应用工艺、AUBO i5机器人实训平台编程及实操、Vision Master应用及开发培训、算子及相机ADK应用与开发培训。该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老师们对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我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晁老师指出工业机器人结合柔性工具搭建的实训平台具有安全、方便,模块化程度高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曹强、黄娜老师参加“2019年全国高校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训练班”,分享会上曹老师详细总结研修班学习的内容。包括新型配电网先进控制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基于项目教学的“金专”、“金课”建设与思考、制造业的未来——智能制造、校企合作协同育人、SFB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法国光伏与电力系统设计软件、机器视觉原理、实验与综合应用、虚拟仿真调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此外还进行项目实战,包括工业机器人仿真示教编程、三菱机器人仿真编程训练、编程与机器视觉。曹老师指出要不断的学习,紧随时代发展,把握专业发展的新方向,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进一步引导学生,迎接新挑战。
前往北京参加“轨道交通信号专业建设提高研修班”的张溪老师则从各院校轨道交通信号类专业学生培训资源需求为切入点,探讨共建共享的合作方式,并对如何高效且优质地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进行交流探讨。在谈到学习心得时,张溪老师说“学校的强大与教师的强大息息相联。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新课程理念,关注行业最新发展,密切与相关企业沟通,完善培养计划,让学生的培养更适合企业需求。”
参加“系统打造一流课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与实践”培训班的易兴庭老师给老师们分享了国内在线课程螺旋发展情况及中国慕课大会提出来的建设目标、建设计划和建设要求,要注重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建设;大力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程;积极推进:“四新”课程建设;强化提升实验实践能力课程建设。此外,易老师还分享了传统课堂到在线课程的重构方法、在线课程建设资源与标准,并对2018评审指标进行解读。为学院进行在线课程建设的老师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最后易兴庭老师还分享了课件制作中常见的问题,制作一个好课件的方法,课程定位和慕课微视频制作等内容。
张涛然老师作为我校“2020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分享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发展历程以及2020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基本情况。据悉,该大赛属于国家A类竞赛,系我校首次参加。张涛然老师还介绍了其他专业竞赛的详细情况并积极动员专任教师们参与指导学生团队,以赛促学,充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党晓圆副院长对5位老师及其研修团队在暑期取得的学习效果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并动员其他专任教师以新型二级学院建设为契机,把握外出学习机会,并将所学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及专业建设中来。分享会上,党院长还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动员每一位老师都积极投入到学院建设及育人工作中来。
撰稿:刘艳平 摄影:刘庆、刘艳平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商科教育】淬炼·本硕连读国际班军训篇——挥洒激情 释放青春 我们风雨同行
下一条:【商科教育】:商院教师暑期挂职之走进国民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