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钓鱼城研究院】三江论坛系列活动之学术讲座第五期成功开讲

2020-05-08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三江论坛已经开展到第五期了。因为疫情的原因,三江论坛第五期“构筑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一)”于5月6日下午16:00在腾讯课堂如期举行。钓鱼城研究院陈巧蓉老师担任主讲人。

陈老师从“博物馆中有哪些关系”入手,带动同学们思考博物馆中所蕴藏的关系。在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同时,也引出了本次讲坛的四个主要内容“发展中的中国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养、职业形象以及职业技能”。从博物馆本身到参与博物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陈老师都一一做了详细解读,使同学们对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工作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如何构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陈老师指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尤为重要,微笑就是基本功。陈老师以身作则,给同学们分享了一个关于她自己微笑待人的经历。让在座的同学们明白了微笑不仅仅是礼貌,更是留给他人深刻印象的特色符号。对于博物馆讲解员及管理人员,陈老师提出一定要微笑服务,从而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使他人及自己都受益。

陈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一段名为《跨界颠覆》的视频。看完视频,陈老师请同学们讨论:“作为传统的未来——博物馆,未来在何方?在未来,博物馆还是博物馆吗?”同学们大多都认为:当然不是!绝大多数的新兴产业都在搭乘移动互联网的快车,传统产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应时而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创出自己的驻脚地。接着,陈老师又抛出问题“讲解员们是不是觉得讲解词很难记?”讲解员们纷纷表示赞同。对于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的讲解词,陈老师认为,分发到各讲解员手中的讲解词只是基础,不要死记硬背,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讲解词,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也应顺时而变,不断创新服务内容。跨界竞争同样适用于博物馆的革新,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树立求变思维,在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致力于博物馆更长远的发展。

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均为钓鱼城研究会的同学。虽然没有返校,但是,钓鱼城研究会的宣传历史文化的工作没有停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培训交流工作也在线上有序进行,为开馆做好了准备。

 

 

图/文:李燏 舒宗敏

(钓鱼城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