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知识讲座在学校7213顺利举行。本次讲座对学生了解非遗概念、明确非遗范围、理解非遗传承的艰辛以及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讲座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彭伟老师做了题为“非遗知多少?”的专题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的全体学生研究员参加了本次非遗知识讲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特征?如何界定?在彭老师的讲解下让我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且传承的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可以代表当地文化而且被当地社会所认可的文化事项。非遗的世界纷杂,我们在了解非遗的过程会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应该认真了解古人所流传下来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立足地方,合川历史文化悠久,境内蕴藏着大量的传统技艺,而在合川的技艺中我们知道多少?我们又如何去传承这些文化?在讲座中彭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合川当地的一些传统技艺。其实很多人在提到合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合川桃片了。但合川的传统技艺还有很多:合川峡砚、纸扎、陶瓷等。
但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却面临很大的挑战,而这正是我们值得思考的。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技艺正在我们这一代衰退。就合川峡砚而言:随着行业的不景气而导致许多雕刻师纷纷转行。就连著名的峡砚大师易宗成目前也只收了三个弟子。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就要在这种时接过传承的重担。
在培训课的尾声彭老师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和传习工作,成为地方文化的挖掘者和传播者。文化贵在传承,薪火相传,让非遗的创造力、民族力、凝聚力深深地融入现代社会中去。非遗传承的任务已经来了,让我们一起努力。
撰稿:熊文浩
摄影:李冰霞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供稿)
上一条:【移通非遗】走出校园,走进根雕艺术
下一条:【社团活动】定格青春·聚显风采——淬炼商学院第三届班级创意合照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