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集团政策,贯彻文件精神。应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范蓓教授(艺术传媒学院特聘教授)的邀请,4月9-11日,青年教师韩鹏伟前往重庆融创国际会议中心参加由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重庆大学艾柯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翁贝托·艾柯学术研讨会。
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所长赵毅衡、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戴锦华、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卢德平、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所副所长唐小林、陆正兰、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李静等教授、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艺术传媒学院韩鹏伟老师前往研讨会学习。此次研讨会围绕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的文学批评、哲学思想、符号理论、小说内容等展开研讨。
重庆大学廖瑞金副校长代表学校在开幕会上对所有与会人员莅临学术盛会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期望此次学术研讨会能够对重庆大学人文学科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随后各位专家开始了对翁贝托·艾柯学术进行深度探讨。
紧接着,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所长赵毅衡、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戴锦华、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进行了深读解读与评议。
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所长赵毅衡教授从像似与拓扑像似的角度去角度艾柯。他认为,艾柯的最基本身份是符号学家,他复活了沉寂大半个世纪的皮尔斯模式,使符号学走上了后结构主义之路。艾柯认为像似作为理据,是“像似缪见”,他甚至主张干脆从符号学中取消像似性这个范畴。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戴锦华从游戏·编码与迷宫陷落的角度来解读。她认为艾柯开启并展示了数码库写作的张杨与技巧,揭示了秘密/神秘/禁忌知识的荒诞,我们藉由此间或可以再次尝试开启抵达艾柯的路径并尝试分辨我们当下,我们自己置身的言说与工作窘境。
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教授从阐释学的角度来解读艾柯。他认为,当代阐释理论可以攫取四种思路:小说家、哲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的阐释模式。并对每一种模式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解读。
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从电影符号学的出发,对麦茨符号学的梳理中解读艾柯。他认为,克里斯蒂安·麦茨电影符号学的始作俑者,而艾柯的《电影代码的分节方式》(1967)一文正是在麦茨电影语言观的激励下写出来的,这是一篇电影语言系统的设计方案。
随后,重庆大学外国学院副教授李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陆正兰教授、唐小林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卢德平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深读解读与评议。
此次大会发言还为国内高校硕、博研究生提供了专场学习交流平台,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戴锦华教授对同学们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进行了评议,并就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同学们纷纷表示能够参加此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有机会在会议上发言并能得到相关专家的指导,受益匪浅,坚定了自己在此领域继续探索和耕耘的决心,期望在学术上获得更多的成绩。在紧张、充实的研讨会后,大会进行了简短的闭幕,大家也期待第二届翁贝托·艾柯学术研讨会的到来。
图文:韩鹏伟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上一条:【中德之窗】我校教师代表“We and Future”第十五届全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高级论坛
下一条:【学院风采】记艺术传媒学院贯彻执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指导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