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发现非遗美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展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系列活动——“发现美好,记录生活”聚焦非遗时光于6月13日顺利落幕。此次线上活动持续15日,共吸引了98人参与。活动让同学们发现非遗时光,记录与非遗的美好故事,感受非遗在身边的点点滴滴。
知非遗知识,记非遗时光
“发现美好,记录生活”聚焦非遗时光活动中,同学们从一开始的非遗知识理解模糊,到对非遗文化初步了解与认识,再到后来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解答下的深刻理解,让同学们知道了生活中到处都是非遗知识、非遗文化。在我们身边的二十四节气,每一年的各个节日,还有大家喜爱的民族服饰等。
记非遗生活,传非遗文化
在活动开展的这段时间里,同学们都找到了记录自己与非遗相伴的影像。同学们在作品里都展现出在生活中的非遗,无论是做成一张照片还是做成一个简短的视频都是将非遗生活,用现代技术在传承非遗文化,记录非遗生活。
呈非遗作品,忆往昔时光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交上了形式不一的作品,绘画、照片、视频,其中无不体现着大家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淡墨的中国画,画中小猫在枝丫上嬉戏玩耍。竹编技艺,科技快速发展,人们使用铁质用品。竹编用具正在慢慢淡化人们的视线。剪纸艺术,剪纸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上的剪纸艺术,一笔一划都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洪流中保存下来,也深刻的印在了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静一刹那景,动后半生情”,人生很长却无法回首,留不住时光却能保存到镜头中,记录美好时光,传播正能量。正是此次活动为新青年所认识,为同学们发现身边的非遗文化,记录非遗生活,传承非遗文化和故事。
撰稿:熊文浩
配图:邹雅兰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上一条:【中德之窗】用德语讲述中国故事——两名中德学子入围“全国大学生德语微视频大赛”决赛
下一条:【思政教学部】实践成果精彩缤纷,课程总结促进成长——政治理论教研室实践教学成果交流暨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