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通识课堂】科学与历史并不遥远——记《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堂陈述

2020-12-25

“科学”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启蒙口号,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真理。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之所以如此推崇“科学”是因为他们了解到中国之所以从一个先进的文明而沦落至被列强欺辱,真是因为少了“科学”以及“科学”带动的生产技术革命。时至今日,中国人已经实现了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伟大夙愿,科学也早已深入人心。今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疫情阻击战的伟大胜利,成为主要工业国家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医疗科学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于科学的尊重。实际上,我们今日生活中所有的理所当然,都是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福利,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及其带来的生产技术革命。

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工科生,他们的专业学习就是在接触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实际上更有利于他们理解科学革命与技术创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在对学情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为激发理工科专业背景学生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李博文老师对《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中后两章的课堂陈述内容进行了调整。经过调整后,学生可选择文艺复兴后期到工业革命时期任一伟大的科学人物、科学理论、技术成就进行课堂陈述,分析其诞生的背景并阐述其历史意义。

通信工程20班第三小组陈述的题目是牛顿对于科学革命的贡献,在陈述过程中,他们详细地列举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并分析了牛顿经典力学、微积分对当代科学的贡献,并且指出牛顿的研究告诉世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运动不息的,而这种持续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可以被人类的理性所认识的”与此同理,人类社会也是可以被认识,被改造的。

通信工程16班第三组讲述了火车的发展历程,该组同学通过对蒸汽机原理的梳理,阐明了工业革命时期蒸汽火车的技术原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的技术特点进行了一一介绍,用身边的例子,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进步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物联网工程志向二班的同学则选择进化论作为自己的陈述题目,通过对进化论的学习,分享,他们意识到科学理论的发展不仅对自然科学有着重大意义,还会对社会科学产生推动作用。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都是受到了进化论的影响。我国清末著名翻译兼启蒙学家严复更是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概括了达尔文的理论,唤醒了民族危机意识,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维新与革命。

在同学们陈述后,李老师通过两次动力革命对于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以及新中国工业化的伟大成绩和中印两国在人类发展指数上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技术与历史发展关系的理解。此外,李老师也通过列举殖民征服、法西斯主义等历史事实,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掌握在爱好和平的人民手里才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而不是变为杀戮与奴役的工具。



撰稿/供图:李博文

(通识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