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欣舞辞旧岁,牛气冲天迎新年”。12月17日,《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课程接近尾声,授课教师陈春彦组织学生在北校区行者公园双栀书院多功能厅开展了“洞察社会•明辨是非”社会调研分享会决赛。经过8周的社会实践调查准备,3场社会调查报告汇报的初赛,最终6个团队成功晋级决赛。通识教学部哲学通识课程教师李娇、罗磊、李璐琳,电影通识课程教师陈霞、吴怡萱,心理学课程教师杨倩六位老师担任评委。淬炼商学院于洋、黄思祺两位同学担任主持人,来自2019级淬炼商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将近120名学生参与活动。
鹰隼试翼 风尘翕张
活动现场,于洋、黄思祺同学作开场白,介绍此次活动目的、意义及评分标准。黄浪同学首先登场,他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社会危害、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分享。黄绘霖紧随其后,从民众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对艾滋病预防的认知等方面进行汇报,他的汇报逻辑思路清晰,分析有理有据。
王艺同学分享了安乐死合法化的调研报告,他凭借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和对PPT的熟练掌握,从经济、法律、认知、尊重等方面探究了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赢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王春生同学也毫不逊色,她从寝室熬夜的问题入手,分析大学生熬夜的现状,探究熬夜大学生熬夜的原因,并从熬夜带来的严重危害着手告诫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余成娟同学从民众对基因编辑的了解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基因编辑合法化的探究来进行汇报,得出了基因编辑应遵循“以人为本、公正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的调查结论。黄嘉渝同学从一段采访身边同学对器官移植了解程度、捐献意愿的视频展开话题,生动的为我们解读了器官移植及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呼吁我们要加入到器官移植的社会公益当中来。
唇枪舌剑 融合提升
汇报结束后,6位评委对同学们的调研报告进行了点评,杨倩老师针对黄浪同学的表达问题以及对PPT的熟悉程度提出了相关建议,罗磊老师对王艺同学提出了安乐死与正义论之间是否有一定程度关联的疑问,并建议可以从正义论的“功利主义”和“后果论”进行深度分析。各位评委对同学们好的方面给予了肯定,但也表示同学们的调研报告可以更深入的挖掘,设置更多的问题,有指向性的进行调研,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分析。
活动后期,依据各小组的社会调查报告和汇报人的现场陈述,评委进行打分,工作人员根据两项成绩的总分进行排名,并公布了获奖名次。王艺同学凭借自己熟练的演讲和扎实的基本功摘得桂冠,黄绘霖和黄嘉渝同学凭借自己对内容的把控和调查形式的多样化获得二等奖。黄浪、余成娟和王春生同学获得三等奖。评委老师为各位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总结反思 创新通识
活动最后,李娇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这门课是我们学校通识课程体系中很有特色的一门课,体现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思维。陈老师授课多年,探索出丰富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自主策划、写主持稿、布置会场,与老师当面或视频沟通积极修改PPT、完善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体会到,什么是团队协作、什么是有效表达?是否体验了一次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相信这样的经历会成为你们通识课程学习中非常宝贵的记忆。希望大家不要把这次分享会当做一个终点,而是要当做一个起点,将调研报告整理好尝试投稿,将老师推荐的书继续阅读,将经验总结下来在其他课程学习中持续进步。”
任课教师总结发言。“首先,感谢同学们能够积极、努力地参与活动,评委们能够毫无保留指导学生,给我带来了满满的感动。其次,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教室在书院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经验不足,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同学们都努力去解决,最终呈现了的精彩纷呈的效果。最后,期待同学们能给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内容及课堂学生任务提出宝贵建议,希望下学期能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学有收获。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同学们要抗住时代大旗,从开展社会调研开始,从探究社会问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并且要走稳、走踏实,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做一个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撰稿:李玉麒
供图:张淋炫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学院风采】当我谈体育时,我谈些什么——记智能工程学院体育书籍电影赏析系列活动
下一条:【通识课堂】探索积极心理学,绽放蓬勃的人生——记《幸福课》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