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582期|书院印象:厚植文化沃土,培育时代新人——记北山书院百匠工作室系列活动第35-36期

2020-11-06

近期,北山书院“勤动手”——百匠工作室系列活动顺利开展第35-36期,共计100余名同学参与其中。新学期,百匠工作室容纳了书法研习等常规活动,将传统“定期开展”模式变换为学生自主预约+持续打卡+传承人教学模式,引导青年学子亲自体验和感悟工匠精神,在实践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35期活动,主打书法研习40余名同学因兴趣而结伴,共同学习和感受书法的魅力。一段国风动画的视频在大屏幕展现,往期在书法研习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张行健同学依然担任该活动的主讲人,带领大家进入国学世界。为增进学员对书画的了解,在简单讲解书法知识过后学员们便纷纷进行了临帖环节,尽管同学们都是初次接触,但都兴致蓬勃,学员们在书法中体验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耐心、细心、持久中锻造品德意志。此外,张行健同学的书法作品,在北山书院功能室已经相继展出50余幅,这些作品见证了学生在该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和闪光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批又一批传承人,正在将中华优秀技艺发扬光大。36期活动提升同学们对篆刻的认识,活动特意邀请到合川区篆刻非遗文化手艺人权孝明先生亲临书院功能室场地进行现场教学老师从小接受篆刻的熏陶,至今已经从事篆刻工作30余年,他左手持底稿,右手执刻刀,亲自示范,一边讲解篆刻的步骤一边指导同学们应该如何画底稿、如何执刀、如何刻画活动现场的60余名同学十分认真依次按照画图、执刀、刻画等步骤进行演练

篆刻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厚重而悠久的印章艺术。“当年,我初学篆刻,守的是心中的那份宁静;如今,我教习篆刻,护的是艺术的那份传承。” 这是权老师在给同学们授课时发表的感慨和心声。

百匠工作室系列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传承工匠精神的耐心,活动依托传统文化搭建一个“勤动手”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了解、感受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接受匠人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师生共同打造文化沃土,让更多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能走进校园,受到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让学生在育人育德的实践活动中树立“匠人精神”践行“匠人精神”


“最难的事不是开始,而是坚持。我对书法一直保持着热爱,我也一直在坚持练习书法,从最简单的横撇竖捺,到每个字的下笔行云流水,我很有成就感。后面的岁月,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的。

——双栀书院 学生王堂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篆刻这门传统艺术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习得。印章艺术,我是第一次感受和体验,很新奇,也很有意思,期待在之后的篆刻活动中我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和非遗传承人一起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梅若书院 学生栗双双



撰稿:周贤吉、李俊宏

供图:李福孙、栗双双

北山书院供稿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