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三校负责领导力课程的主力教师相聚线上,通过QQ群视频会议总结并讨论了2020年三校全年商科教育工作的难点以及未来的规划打算。
会议开始,首先由重邮移通领导力教研室主任李丹、山西农业领导力教研室主任张文燕、泰山科技领导力教研室主任杜文奇简要介绍了各院校教研室和课程建设基本情况。目前重邮移通领导力课程组共26名教师,领导力课程“4+2课程包”已全面展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移动商务时代的营销与管理》等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困惑;山西农业目前12名教师,课程方面他们试行的“3+1”模式,2018年新增《市场营销》课程、2019年新增《消费心理学》课程、2020年新增《组织行为学》课程;泰山科技目前9名教师,由于人力有限,目前他们主要承担市场营销学与人力资源的教学,财务管理的教学则由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分担,且各班班容量较大,对教学的组织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接着三校各课程组负责人简要介绍了自己院校课程建设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参会老师们就存在的问题从领导力课程群的建设、各课程框架内容架构、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重邮移通的李丹主任就本次“新商科”课程论坛会的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提出第一,领导力课程应转变教学方式,可适当展开研讨、辩论等,增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加强课堂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提高授课效率;第二,翻转课堂如何才能突出高效性,如何把舞台交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自主性;第三,关于领导力课程体系老师的考核评比如何进行,应当有不同考核评比的形式,不拘泥于学生评教,也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反馈和其他途径来准确定位老师的授课水平,进而加强和提升老师在领导力课程上的授课能力。
第四,可否新增实践教学板块,通过不同形式的趣味活动或是团队参与,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最后大家就各自教学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关于教材方面的问题,王静媛老师提出,如何选定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不同的课程任务是否需要不同版本的教案,能否从细微差异化的版本中找到能够相互融合的点,提升授课和备案的效率;考核方式方面,王静媛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无领导小组”为代表,增加考核方式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业能力。刘瑞老师认为现在的考核方式太过单一,只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既枯燥又达不到教学效果,增加学生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到授课情况与学生接受程度,对老师、对学生都有显著的作用。对于课程内容,吴莉芳老师提到,一个授课班容量为100~130人,体量较大,难以进行精讲,新商科理念也与传统授课模式相冲突,两者的有效衔接也是一大难点。此外,非商科专业学生较难接受商科专业知识,如何做到通俗易懂,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从中提取到重点。赵艳老师从《移动商务时代的营销管理》课程内容架构切入,提出在课程中如何通过案例更好体现移动商务理念和“互联网思维”,并与专业深度融合;如何把“营销”与“品牌”结合,在“营销”课程之中进行“品牌”讲解,在课程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营销思维也是难点所在。邓钧老师认为,可以将HR引入课堂,为学生带来企业工作者的经验和现实工作环境视角,进而提升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职场的适应度,也将新商科课程作用落在实处。李晓敏老师也在会上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增强小组模式,加强学生团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小队的方式进行企业模拟运营以及模拟管理公司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还提出课堂授课方式要灵活,授课老师对于教材要有整体的把控,不能拘泥于书本的固化思维,要建立起一个学生与老师的良性互动环境。增强学生的现实敏感度,在授课过程中要举当下发生并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的现实思考能力。
通过本次论坛,领导力课程系将着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我校“新商科教育”:一、人员匹配、人员数量的协调和教学任务的开展;二、课程和完满相结合怎么做到相互促进,优化资源整合;三、完善老师的教学任务考核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业能力检测。相信在领导力课程系全体成员的引导下,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我校“新商科”教育也可以稳步前进,发展得更好。
撰稿:李晓敏、赵艳
供图:李丹
(淬炼·国际商学院供稿)
上一条:【通识课堂】聆听优美旋律,探寻音乐智慧——走进古典音乐入门课堂
下一条:【学院风采】艺术传媒学院召开2020-2021学年上期完满教育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