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动态

【合川校区】2077|廊桥书院:书院社区国防第一讲——廊桥书院“铁血军魂梦”国防文化展圆满举办

2025-09-25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青年家国情怀,廊桥书院以新生军训为契机,联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于 9 月 17 日——29 日在廊桥书院 2 号楼举办第二届国防文化主题展览,为师生上好新学期书院社区国防第一课。展览设有模型展示、历史回溯、英雄事迹、国防文化讲座四大模块,以图片和模型呈现国防科技创新成就,展出设备模型40余种,吸引了超千人次学生参观。

国防第一课,以精神信仰传承永恒价值

9月24日,学生处江旭东老师以“踔厉奋发强国防,勇毅前行向复兴为题,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开展了一堂深刻的书院社区国防第一课,将家国信仰、精神传承与青年担当紧密相连。通过讲述人物事迹,展现革命先辈的铁血担当与当代军人的使命坚守,以及青年一代热爱国防、投身国防的使命担当;同时,江老师系统讲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的建设成就,从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首飞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艘国产航母出坞下水……这些难忘的“第一”背后都是无数建设者的日夜攻坚、砥砺奋进的坚实足迹。在交流环节,当谈及到革命先烈们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时,来自信息与工程学院的王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慨“艰苦奋斗的精神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值得我们所有人深刻学习,我们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这些品质都是我们应对挑战的精神支柱,让我们前行都有 ‘啃硬骨头’的勇气。”红色血脉生生不息,这堂课涵养着师生们对国家国防文化的朴素情感和行动自觉,传递出“家国一体”这一中华民族赓续千年的文化情怀,更理解“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 的沉重分量。

国之重器展览,勾勒中华民族追梦脉络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聆听着讲解,师生们步入展览区,展览涵盖海、陆、空领域模型,广为人知的歼-20、运-20、山东号航母等国之重器模型齐聚展厅,展示国防装备的发展成果,每一个模型都清晰地勾勒出中华儿女的追梦脉络。来自重庆的彭同学告诉讲解员,“以前网上看到过很多模型的名字和照片,但这次第一次近距离用肉眼看见这些模型,还是被震撼到。”

从英模到历史,以小我融入时代使命

国家繁荣的根基,深植于人民奋斗的土壤。除模型展览外,“英模人物墙” 与 “历史回溯墙”,将师生们的视线转向这些默默奉献的英雄人物与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艾爱国,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他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带领村民,历时30余年,凿出一条“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那些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的英雄人物,他们用一生践行初心,让同学们对“奋斗” 二字有了更具体、更动人的理解。

“历史回溯墙”是民族奋斗史的厚重沉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文字解说,将师生带回那个浴血抗战的年代,历史展不仅是回顾过去,也引导学生思考:在新时代,如何在国家发展中发挥青年一代的力量?国家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说:“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这份精神激励当代青年,以小我融入大我,在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活动的最后,我们准备了问题盲选竞猜活动与模型胸针礼品,在问题中夯实国防知识,从答案中汲取奋进力量。

展览是一部浓缩的时间简史。让我们从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模型、一代代英雄人物中,探寻这些成就背后的故事,解读它们承载的强国强军使命。本次国防文化展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播种计划”异科导师第八期能力提升培训会已圆满完成,廊桥书院也将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在学习中追求卓越,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撰稿:王炯昊

摄图:龚奎羽

编辑:王炯昊

初审龚奎羽

复审:闫欣怡

终核:孙庆涛

廊桥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