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飘香润心灵,师生共读启新思。为深耕校园文学土壤,搭建深度读写交流平台,助力学子锤炼阅读思辨力与文字表达力,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悟”的良好习惯,2025年10月至11月,綦江校区创意写作学院与图书馆联动,于明善图书馆403作家领读专区、409室面向全校学子重磅推出4期“作家领读”主题活动。活动特邀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苏瓷瓷领衔,徐瑞皓、杜宝龙、殷文佳三位老师接力领读,涵盖经典文学与原创佳作,累计吸引200余名各学院文学爱好者参与,在双向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
经典领航,深挖文字背后的精神肌理
经典之作,藏着穿越时空的思想力量。苏瓷瓷院长以《不存在的斑马》《爱在高高的草丛》《神的儿女》三篇作品为引,带领同学们开启深度研读之旅。从哮喘女孩反抗欺凌的“力量型善良”,到婚外恋故事中直击人心的“永恒孤独”,再到众生共庆新生命的“爱之包容”,苏老师以细腻的文本拆解为抓手,引导大家跳出情节表象,探寻作品背后的人性叩问与价值内核。在活动中,师生围绕“象征意象的解读”“主题的现实映射”等话题热烈探讨,不同观点的碰撞让经典文本焕发别样生机。
原创探微,解锁创作实践的核心密码
原创是文学的鲜活脉搏。徐瑞皓老师带来个人新作《广义相对论》,以“时光机器实为咖啡机”的巧思设定,揭示人生荒诞与虚无的主题,分享了三线并行的叙事结构与反类型写作的探索;杜宝龙老师的原创小说《偷船》,通过少年杜卓的成长困境与命运挣扎,勾勒出青春迷茫与人性复杂,其紧凑的情节张力与鲜明的人物塑造让同学们深受启发;殷文佳老师领读的《茶山少女》,聚焦“少女与已婚资助人”的情感纠葛,以细腻笔触描摹悲伤成长轨迹,引发师生对情感伦理与现实困境的深度思考。老师们结合创作初衷与写作技巧,从主题提炼、结构搭建到语言打磨倾囊相授,为学子的原创实践点亮明灯。
师生互鉴,共赴双向成长的文学之约
“读万卷书,不如论道一席话”。活动中没有单向的灌输,只有平等的交流与真诚的探讨。同学们主动分享阅读感悟,大胆提出对情节设定、人物动机的疑问与见解;老师们认真倾听每一个声音,既针对问题答疑解惑,也从学子的独特视角中汲取新思路。从经典文本的多元解读到原创作品的细节打磨,师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拓宽视野,在观点的交融中深化理解,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互学互鉴”。
活动中,老师们常寄语学子:“文学创作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既要扎根经典汲取养分,也要立足生活捕捉灵感。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突如其来的感悟,都是创作的宝贵素材;而每一次阅读后的思考、每一次写作中的打磨,都是通往文学殿堂的阶梯。”
读写不止,续写校园文学的崭新篇章
两个月的领读时光虽已落幕,但文学的种子已在心中生根发芽。此次活动不仅让学子在经典与原创中领略了文字之美、思想之深,更搭建了师生交流的坚实桥梁,推动了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未来,綦江校区图书馆与创意写作学院将继续深耕文学育人沃土,让墨香萦绕校园,让文学照亮成长之路。下一场文学之约,我们不见不散!
撰稿:图管会组织宣传部
摄影:图管会组织宣传部
创意写作学院&图书馆联合供稿
上一条:【专业教育】访名企深融合,拓岗位促就业——信息安全学院&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赴杭州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下一条:【专业教育】原重庆警察学院副校长蒋后强教授莅临我校开展本科生学习习惯养成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