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通识教育】创意写作学院AIGC培训圆满落幕:AI赋能教学创新,教师共创影视新范式

2025-11-24


11月14日至19日,重庆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联合沸腾繁星(苏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FizzDragon)举办为期6天的AIGC全流程创作培训。本次培训汇聚业界顶尖专家团队,通过理论授课与实战创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教师掌握视频AIGC制作全流程技术,为高校创意写作教育注入智能化新动能。

一、培训全流程:从工具筑基到成果落地的系统化赋能

本次培训历时6天,通过前沿技术教学与实战创作结合,帮助教师团队掌握了从AI视觉生成、剧本开发到后期剪辑的全流程技能,并成功产出多部AIGC影视成片,展现了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成果。

Day1:工具奠基与创意启航

培训首日以AIGC前沿案例分享拉开序幕,FizzDragon技术开发总监曹晓宇系统介绍Midjourney、Runway等核心工具链,并完成账号配置与权限开通。下午课程聚焦Midjourney视觉生成高级技巧,通过“文本→图像”精准转化训练,帮助教师掌握提示词工程逻辑。小组同步开展故事概念头脑风暴,确定了《暖冬小院》《侠世界》等5个原创选题,并完成了关键场景概念图的生成。

Day2:叙事架构与动态蓝图

次日上午,编剧导师安宕宕引入“三幕剧结构”与ChatGPT剧本生成技术,指导教师创作团队利用AI工具拓展世界观设定与角色小传。下午课程转向动态分镜制作,通过Runway/Kling图生视频功能实现静态画面动态化,并完成音画同步初剪。各小组根据当天所学内容,撰写了详细的剧本大纲和人物小传,并生成了细致的人物设定图。

Day3:素材生成与角色演绎

第三天的培训则聚焦视频生成痛点的解决,丹尼导师详解“闪烁/变形修复技巧”与素材资产管理规范。下午课程融合了AI数字人配音(Heygen/D-ID)与Suno AI声音设计,为各小组的成片混音提供了巨大帮助。各小组通过已生成的图片素材,通过首尾帧衔接等方式,完成了影视素材的生成。

Day4:剪辑整合与视觉精修

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教师们系统学习了Premiere/DaVinci Resolve专业剪辑流程,上午完成了粗剪框架搭建,下午重点训练转场设计与特效合成。各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已有的AI影视素材进行了剪辑,完成了基本的AIGC影视成片。

Day5:调色混音与成片输出

第五天的课程围绕“电影级质感提升”展开,调色导师指导使用DaVinci Resolve进行LUT预设与色彩分级,《暖冬小院》这一AIGC影片的创作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暖橙色调+柔光滤镜”强化了新年温馨氛围,赢得好评。下午混音环节中,各小组精准调整对白、BGM与音效比例,确保叙事节奏与情感张力平衡。

Day6:成果展映与学术研讨

培训收官日举办了各小组AIGC影片的成果展映。通过多维度的评审,晓宇导师分别针对各小组的成片提供了建议和改进方案。

二、创作成果展示:多元类型AIGC短片的创新实践

经过6天的密集创作,五个小组均完成了一部AIGC短片作品,涵盖现实主义、历史叙事、科幻寓言等多元类型。作品以“技术赋能创意”为核心,融合Midjourney提示词工程、Runway图生视频、Suno AI音乐生成等技术,实现传统叙事与智能工具的深度结合。

《暖冬小院,年味儿正浓》

《土家族·秘境图腾》

《迁都洛阳》

《侠世界》

《人类消失以后》

三、培训心得分享:技术赋能下的创作思维与教学反思

为期六天的充实学习与训练落下帷幕,各参训小组纷纷分享了他们在本次培训及AIGC创作实践中的深刻体会与宝贵心得。

(一)第一组

本组的作品《暖冬小院,年味儿正浓》AI视频讲述了一个北方农村小院奶奶和孙女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故事。创作培训后,小组收获颇丰。此次实践深刻体会到,AI视频创作的核心在于精准的分镜头提示词设计。从冬雪暖院的航拍全景到剪窗花、包饺子的特写,每一段提示词都需兼顾场景、视角、细节与氛围,才能让AI精准呈现画面。同时通过明确镜头运动、色调、动态元素等关键词,引导AI还原想要的温馨质感。场景间的节奏衔接与画外音、音效的搭配提示,也让视频更具感染力。这次培训深刻掌握了AI视频创作的实用技巧,未来将继续打磨提示词细节,让AI更好地服务于创意表达。

(二)第二组

6天的FizzDragon AIGC大师班培训紧凑而充实,让我们完整解锁了AIGC影视创作全流程。从Midjourney的提示词工程到Runway的图生视频,从ChatGPT辅助剧本创作到DaVinci Resolve调色混音,我们不仅掌握了多款核心工具的实操技巧,更理解了“想法—分镜—素材—剪辑”的工业化协作逻辑。小组协作中,我们围绕“AIGC创意大赛宣传片”实战,分工互补解决了素材闪烁、口型同步等难题,最终顺利完成成片。导师的针对性指导和行业案例分享,让我们跳出工具本身,学会用AIGC思维赋能创意。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术能力,更搭建了教学与产业衔接的桥梁,为后续开展AIGC相关教学和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第三组《迁都洛阳》

参与AIGC培训的这段经历,为我们的创意写作教学打开了全新视野。短短一周的时间,从构思脚本到运用AI工具生成文本到剪辑制作,最终完成了一部纪录片质感的短片,整个过程充满惊喜与收获。AI技术让创意落地变得高效便捷,从文字脚本生成可视化画面,到智能调整光影、生成人声配音,原本复杂的影视制作流程被简化,却依然保留了纪录片的真实质感与叙事深度。这让我们意识到,AIGC并非创意的替代者,而是强大的辅助工具。它能解放创作者的精力,让我们更专注于故事内核与情感表达。未来,我会将AIGC融入创意写作课堂,引导学生打破形式边界,用多元方式呈现文字创意,让写作教学更具趣味性与创新性。

(四)第四组《侠世界》

我们小组创作的AI短片名为《侠世界》,故事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其中涉及许多打斗场面与大场面镜头,制作这些镜头与场景在传统影视制作中往往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与物力,甚至一些特效镜头的制作需要极其专业的专业素养与设备要求,但现在我们利用AI视频生成软件仅需要几台电脑就可以生成这样的镜头,在节省预算经费的同时更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尽管在生成视频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但经过小组成员的通力协作,我们攻克了这些难题,并最终生成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成片作品。这次培训不仅是AI知识与创新思维的学习与提升,更是团队协作与凝聚力的提升,我们从中获益匪浅。

(五)第五组《人类消失以后》

此次AI培训获益颇多。《人类消失以后》是我们制作的一次传统与未来激烈碰撞的创作实验。我们尝试用冰冷的霓虹美学包裹寓言内核——当偷油变成偷电瓶,鼠群化作数据洪流中的代码朋克,故事竟在科幻外衣下折射出更尖锐的现实寓言。这次创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AIGC工具的魔力:它不仅是技术画笔,更是思维扩容器,帮助我们把天马行空的想象精准落地。从剧本生成到视觉呈现,每个环节都充满探索的惊喜。传统故事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出令人惊艳的生命力,这或许就是创作最迷人的地方:永远保持对经典的敬畏,也永远敢于用新视角将其重构。

四、未来发展规划:构建“AI+创意写作”教育创新体系

未来,创意写作学院将以此次AIGC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构建“AI+创意写作”教学的新范式。在学生培养层面,计划将AIGC创作技术引入作家班工坊,同时通过社团活动组织AIGC创作训练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拥抱智能创作技术,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作思维;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AIGC创意竞赛,以赛促学、以赛赋能,让学生在实战中提升“创意+技术”的综合能力,成长为适应数字文化产业需求的新时代创作者。同时,学院将探索“AI+教育”特色品牌建设,通过课程升级、学术研究与产业项目对接,培养具备智能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学校在AIGC领域的教学探索与创新实践,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贡献教育力量。

从文字叙事到智能影像,从单点工具使用到全流程创作,本次AIGC培训学院的教育教学模式开辟了新路径。创意写作学院将持续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创意+技术+人文”复合能力的新时代创作者,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贡献高校力量。



图文:楚杨炫、杨玥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