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实验室育人功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责任意识,同时协助教师建立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11月19日,重庆移通学院实验教学管理中心诚邀重庆邮电大学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副主任雷芳,在綦江校区古剑书院含光报告厅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会议由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向春红老师进行主持,校区师生代表及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的教师们参加了此次讲座,共同探讨实验室建设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途径。
下午14:00,面向学生的“以劳树德,以行践知: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的专题讲座如期举行。雷芳教授以自身30年教龄积累的育人经验为切入点,将实验室定位为“课堂之外的成长舞台”,用亲切通俗的语言分享了重庆邮电大学师生协同的特色管理模式。
讲座中,雷芳教授重点介绍了“实验助理+劳动志愿者”的学生主体化管理机制。她提到,通过每月吸纳近学生参与实验室日常运维,从卫生打扫、设备线扎整理到故障排查、软件安装,让学生从“使用者”转变为“管理者”,累计15年已培养超600人次学生助理。针对学生关切的实操能力提升问题,她详细拆解了“环境熟悉+规范掌握+故障排查”的三维培训体系,强调沉浸式实操训练对专业成长的助力。
互动环节,雷芳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考研规划、蓝桥杯等学科竞赛备赛技巧、电脑常见故障处理等问题。她结合指导学生获60多项国家级竞赛奖项的经验,鼓励大家在参与实验室管理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升学就业筑牢基础。现场学生纷纷表示,讲座不仅解决了实际困惑,更深刻理解了“小事见担当”的成长道理。
下午16:00,面向全校实验教学及管理教师的专题培训正式启动。雷芳教授以“赋能于人,抓实于事:国家级实验中心管理的核心逻辑与落地经验”为主题,结合重庆邮电大学双国家级示范中心(2009年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2015年国家级虚拟仿真教研中心)的建设实践,系统拆解了实验管理的全流程体系。
培训中,雷芳教授围绕“人-事协同”核心逻辑展开分享。在“赋能于人”层面,她详细介绍了分层分类的岗位设置模式,包括虚拟实验教学岗、设备运维岗等四大核心岗位的权责划分,以及“内训+外培+实操演练”的体系化培训机制和“责任与激励挂钩”的考核办法,为打造复合型管理团队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在“抓实于事”层面,她强调通过全流程责任清单和“计划-执行-检查-优化”的闭环管理,实现“事事有清单,清单有专人”。
此外,雷芳教授还分享了重庆邮电大学开放实验室系统的运行经验,包括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设计、设备运维的高效流程等,并针对我校教师提到的实验室规划、采购规范、开放服务等问题进行了精准答疑。她提到的“管理于无形,做事于有形”的管理理念,以及借助学生力量缓解管理压力的实践方法,为我校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两场讲座内容层层递进、针对性强,既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成长的指引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实验管理的实操方案。参与师生表示,将把所学经验运用到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教学与育人价值,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
撰稿:刘俊伯
摄影:向春红
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供稿
上一条:【书院动态】全民清洁日我们在行动:百余名师生齐动手,绘就洁净校园新画卷!
下一条:【党建引领】寻迹遵义仰精神,聚力同心践使命——信息安全学院党总支赴遵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