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重庆移通学院第三批教师磨课工作要求,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课程质量,智能工程学院智能控制教研室16位老师于9-11月开展第三批磨课活动。以“靶向式改进、闭环化推进”为思路,为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课堂注入强劲动力。
自9月份开始,磨课活动依据教师课表分层推进,覆盖《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与嵌入式控制技术》《电路设计与仿真》等多门课程,围绕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思政融入、互动设计、效果反馈六大核心维度精准发力。
9月18日上午,昌广钧老师在1410教室率先开讲《自动控制原理》,以翻转课堂结合嵌入式教学模式,构建“学、练、思”一体化课堂。同日下午,谭红老师在竹逸A302教室以“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为主题,通过图示分析、启发提问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专业素养培养的同步推进。计算方法与物理意义。盛顺利、吴婷、蹇福智、王茜等教师围绕《自动控制原理》的不同章节展开教学:有的以“系统动态结构图的构成与建立”为主线,借助“两级RC电网络建模”实例解析抽象概念;有的从生活共振现象引入,结合频率特性图讲解谐振峰值原理。他们紧扣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这一核心,结合具体输出阐述时域瞬态性能指标,清晰说明了各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物理意义。
9月23日下午,杨谨如老师在竹逸A101开展《智能车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磨课,借助动态图示与实物模型,将应变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直观呈现。张宇老师在《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磨课中,以压电式传感器在交通监测中的应用为例,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李孝揆、姜归华两位老师在《单片机与嵌入式控制技术》磨课中,以定时器/计数器结构拓扑图为核心,梳理内部逻辑关系与特殊功能寄存器设置的关联,化繁为简助力学生理解,并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演示其工作效果。夏灵智老师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磨课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实时巩固知识点;万雪松老师则结合无人机系统应用讲解课程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月25日,董友文老师在9306教室以工程实例为主线讲授《控制工程基础》,通过板书演示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逻辑。10月21日,韩雪英老师在《电路设计与仿真》课堂中,以LED光照控制电路工程项目为载体,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问题导向及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电路图设计。李文兴老师在《工业组态软件应用》课程中,从简单液位水箱入手,通过数据变量定义、设备寄存器绑定等步骤,实现液位升降、排水给水的逼真动画效果;于兵老师则采用“视频实例及生活常识比拟”的导入方式,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为新知识的讲授做好了铺垫。
每次磨课后,教师们均会围绕教学设计、案例选取、互动策略与思政融入等进行复盘式研讨。在肯定亮点的同时,更精准把脉教学节奏、测试问题与知识深度等环节,形成“授课-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
此次磨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提升的平台,更有力地营造了教研室的教研协作氛围,推动了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与能力上的共同进步。下一步,智能控制教研室将总结磨课经验,固化优质教学成果,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课堂主阵地。
撰稿:张姣
摄图:磨课工作小组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系列活动之新进教师说课活动
下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学生赴重庆清研理工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开展认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