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重庆移通学院与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管理委员会2025年会议在107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协同教学,智能育人:共创中德教育新范式”为主题,汇聚了中德双方的教育专家与领导,共同探讨国际合作办学的新路径与新策略。
会议由尹浩亮校长助理主持,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教授、德国工程学院院长侯宇晶、党总支书记李伟光、副院长谭劲秋等中方代表,与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及工科负责人Prof. Dr.-Ing. Michael Namokel、国际处处长Dr. Carsten Kolbe、中国学生处负责人王莉,杜伊斯堡语言学校校长Dr. Dirk Scholten、 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项目负责人曾凡晋等德方嘉宾齐聚一堂,共谋中德教育合作新篇章。
会议首先由重庆移通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德语教学负责人毛灿老师介绍了德语教学情况。毛老师详细阐述了德语课程的设置、教学组织及成果,强调了通过系统学习与多元化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语应用能力。至今,三届学生的歌德证书过级率显著,为学生赴德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德语教师张亮老师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通过超星平台AI工具与Heygen平台,实现了教案生成、课件制作、视频理解、数字人生成等功能的智能化,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与互动性,为智能育人提供了新思路。
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Prof. Dr.-Ing. Michael Namokel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了德国专业教学与实践结合的经验。他强调了双元制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Namokel教授指出,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杜伊斯堡语言学校校长Dr. Dirk Scholten就学生在德的语言学习情况进行了介绍。他强调了语言作为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基石作用,并分享了提升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Scholten校长表示,通过系统的语言强化训练,中国学生能够顺利适应德国的学习环境,取得优异成绩。
会议还就项目管理委员会名单调整、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人工智能赋能课程体系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双方一致同意,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学生毕业后多元化发展途径,并建立项目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Prof. Dr.-Ing. Michael Namokel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与重庆移通学院的合作成果。他表示:“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我们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互补与互助,我们能够共同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技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Namokel教授还诚挚邀请中方领导与同事到德国校区参观交流,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德方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双方合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的项目合作不仅增进了两校之间的友谊,更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吕校长还强调了语言能力与专业能力并重的重要性,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会议最后,吕翊校长与Namokel副校长分别代表重庆移通学院与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互赠礼物,象征着两校合作友谊的深厚与长远。此次会议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中德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两校高等教育合作迈向新高度的标志。未来,重庆移通学院与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将继续携手前行,在协同教学与智能育人的道路上共创辉煌。
图文:张亮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学生赴重庆清研理工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开展认识实习
下一条:【大数据动态】深化行业认知,锤炼实操本领——大数据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集中实习顺利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