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智能制造专业教材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教材实用性,10月29日,智能工程学院在松格完满展厅召开“智能生产线数字化集成与仿真——教材建设研讨会”。重庆邮电大学胡向东教授,学院智能制造教研室主任寇晓培,智能装备教研室主任盛顺利及智能装备教研室骨干教师岳丰、刘佳音等老师齐聚一堂,围绕教材建设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伊始,寇晓培主任就《智能生产线数字化集成与仿真》教材的编写背景、整体框架及前期筹备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指出,教材建设需紧密结合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突出“数字化集成”与“仿真应用”两大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胡向东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从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及可读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他强调,教材应融入智能生产线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如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典型案例与仿真实验,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随后,盛顺利主任、岳丰老师、刘佳音老师等分别从教材章节设置、实践项目设计、教学资源配套等维度发表见解。大家一致认为,教材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编排需循序渐进,同时要强化教材的实用性,使其能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智能生产线数字化集成与仿真》教材建设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通过专家指导与教研室教师的深入研讨,教材将更加贴合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智能制造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参会教师将根据会议达成的共识,高效推进教材编写工作,力争打造出一部兼具专业性、实用性与创新性的优质教材。
图文:钟燕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淬炼商学院】冲突营销—重庆移通学院冲突营销学院第三期实训班第二次案例课成功举行
下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平伟实验班师生前往平伟集团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