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艺传动态】致敬中国电影120周年!重庆移通学院奔赴青岛,以AI之光续写光影传奇

2025-10-23

秋意正浓,征程再启。继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崭露头角后,重庆移通学院的艺术探索步伐迈向更加辽阔的海洋舞台。10月22日应国家级重磅活动邀请,由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作为校内承办单位,经过严格的校内选拔与作品打磨,共选送作品12件,深度参与了第一届“金象杯”系列活动——AI时代高校影视教育与创作研讨会。此次高规格的活动,是重庆移通学院在动态影像与前沿技术融合领域的一次集中展示与深度交流,也是育人理念在AIGC时代的又一次深刻实践。此次研讨会由艺术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张梅带队,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曹洋洋,教师李萌芮、邹伽楠、黄海春、朱智伟、刘影等师生代表前往青岛参加。

图1:参会教师在活动现场的合影

图2:邀请函

亮相国际舞台:角逐AI短片“金象杯”

“金象杯”AI短片系列活动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而设立,以“AI重构光影,续写百年影史”为主题,由青岛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专业委员会、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等权威机构联合主办。该活动旨在深度挖掘并培育AIGC领域的杰出人才,是当前国内高校界在AI影视创作领域级别高、规模大、影响广的权威赛事。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秉承“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的育人理念,经前期院内广泛动员与精心遴选,共推送了12件学生AI短片作品参与角逐。这些作品题材多样,技术应用娴熟,艺术表达新颖,充分展现了重庆移通学院学子面对技术变革时的敏锐洞察力与扎实的创作功底,受到了现场评委与兄弟院校同行的广泛关注。

图3.《出走后的娜拉》片段节选

图4.《遗行者》片段节选

图5《黄土地上的新歌谣》片段节选

图6:《慈航》片段节选

参与学术前沿:共话AI时代短片创作

与此同时,艺术传媒学院代表团出席于10月22日下午举行的“AI时代高校影视教育与创作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专业委员会、青岛电影学院文学与导演学院联合主办,是国内针对高校毕业创作与AI技术融合的高级别教科研交流平台。

图7:与会专家研讨

研讨会上,山西传媒学院视听学院院长贾月、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高雄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主任刑北冽、华南师范大学电影创作研究中心主任甘小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田园、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常务副院长谢波和青岛电影学院文学与导演学院学科带头人朱昱东就如何将AIGC技术全面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重构从剧本到制作的创作流程,以培养能驾驭新技术的新型影视人才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楚利彬与北京生数科技首席执行CEO骆怡航做AI技术发展专题演讲,指出Sora2、Vidu等AI技术已能支持高质量短片创作,正彻底重塑短片生产流程并大幅降低门槛。他们预见,技术的普及将催生以创意和叙事能力为核心的“超级个体”创作者,推动影视教育与实践迈向“人机协同”的新范式。

图8: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楚利彬

图9: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Vidu大模型)首席执行官骆怡航

为立体化展示重庆移通学院育人成果,艺术传媒学院精选了《春日载阳》《给大地披上衣》《山雨欲来风满楼》《山止川行》《无声啡语》《游山》6部优秀毕业生短片参与研讨,在会场,艺术传媒学院真正践行了“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这6部风格各异的作品,正是在学校特色育人模式滋养下结出的硕果;它们不仅是探讨未来最有力的语言,更向全国同行立体展示了重庆移通学院特色育人体系的扎实成效。

此次青岛之行,是重庆移通学院主动融入国家级教科研与实践平台的成功范例,不断将师生推向高端平台,让学生在顶尖竞争中开拓视野、树立自信,让教师在思想碰撞中更新理念、提升境界。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