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下午,一场主题为“工科与艺术的教学碰撞火花”的教研室交流会在瀛溪书院很正式研讨室举行。会议由数字经济商学院工程管理教研室与戏剧影视学院综合艺术教研室联合举办,双方围绕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科竞赛、校企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观点交融,为跨学科教学合作打开了新思路。
会议伊始,工程管理教研室周梦娇主任首先介绍了本教研室的基本情况。她讲到教研室教师队伍中,很多有企业经验来校的老师,教师工作年限不算长,是一支充满活力但教学经验尚浅的团队。为此,教研室建立了明确的任务分工与考核机制,每位教师均有明确的职责方向:有人负责课程建设,有人专攻学科竞赛,有人牵头校企合作。周主任表示,通过机制和分工能让教研室和老师们收获成果,收获成长。
关于课程建设,周主任结合自身的经验,讲述一门课可以从校级精品课起步,逐步升级为市级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持续打磨、不断迭代。她提醒年轻教师要注重平时教学素材的积累,如课堂照片、学生讨论、竞赛过程等,这些图文资料在项目申报与成果总结中至关重要。她直言,“教学不只是讲台功夫,更要靠成果说话。”
之后,综合艺术教研室袁梦茹主任介绍综合艺术教研室,她表示综合艺术教研室的核心专业是动画专业,作为学院体量最大的专业,动画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已走过十余年历程;目前教研室年轻新老师居多。随后袁主任聚焦于动画专业的建设现状与挑战,表示面对行业“三年一更新”的快速迭代,教学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日益凸显。她指出,当前教师队伍中具备企业实战经验者寥寥,多数教师为“从校园到校园”,难以将行业前沿技术及时带入课堂。为此,她将大量精力投入产业对接,频繁走访企业,力求缩短教学与行业的差距。她坦言:“我们无法完全追上行业步伐,但必须尽力缩小差距。”此外,她也号召老师们借鉴工程管理教研室的做法,推动教师分任务、扛指标,逐步构建起“课程建设+竞赛指导+校企合作”的多元发展路径。
随后,多位教师分享结合自己的行业、教学等经验进行了交流。工程管理教研室刘艳利老师表示,现如今大家都在吐槽自己是社会中的牛马,但希望大家要做一位有title的牛马,在教学和比赛中收获成果,更收获经验。工程管理教研室尹利茹老师谈到,最初对高校节奏与评价体系感到迷茫,后来在团队带动下逐步摸索出方向,她建议年轻教师可以提前研读学校关于职称评审等相关文件,明确目标,积累材料,同时利用假期深入企业实践,丰富课堂内容。
综合艺术教研室秦小花老师谈到近期在进行学校A、B岗评选中,意识到自己的材料中的不足,表达了对周主任的学科竞赛和课程建设经验的认可。综合教研室曾馨老师作为教研室为数不多有企业经验的老师,表示如何将行业经验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知识,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她认为,实践性课程的设计尤为重要,尤其在AI技术冲击行业的背景下,基础审美与理念的教育仍不可替代。袁主任补充道,学生期待在课堂中学到与行业接轨的知识,教师若仅满足于“上课完成任务”,将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与社会期待;因此,持续学习、主动贴近产业,已成为高校教师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一次经验分享,更是一次跨学科教学思维的碰撞。工程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与艺术教育的多样性、前沿性在对话中相互启发,为双方未来的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与校企合作提供了新视角。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这样的跨域对话无疑为教学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两教研室计划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队伍的整体成长。
攥稿:刘宁伟
摄图:刘云尧
(数字经济商学院 供稿)
上一条:【数字经济商学院】电影商务-校企联动促成长:电影商务产业学院学员调研前沿放映技术,赋能专业实践
下一条:【淬炼商学院】商学院教师受邀参加新时代本科教学创新研讨会暨第十一届西浦全国大学生教学创新大赛西南海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