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要求,2025年9月22日,在智者楼402,通识教学部开展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邀请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洪富忠教授为主讲,内容聚焦青年教师个人成长与教学教研能力提升,通识教学部副主任张艳主持,部门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交流。
首先,洪教授谈到个人成长简史。他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激励青年教师,坦言学术起步阶段曾面临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的困境,但通过持续深耕逐步积累学术底气。结合移通学院年轻教师占比高的师资特点,他特别强调:“成长没有捷径,关键在于在每一个阶段沉淀能力。”他以自身从教学一线逐步拓展科研领域的经历为例,鼓励教师们正视职业初期的挑战,以务实态度夯实教学与学术根基,在积累中寻找突破契机。
接着,洪教授谈到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第一,不问前程如何,干好当前工作。要以严谨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尤其在项目申报中注重前期成果与后期计划的逻辑闭环;建立日常积累机制,从阅读、思考到写作形成常态化学术训练;遵循“小步快跑”原则,从普通期刊、校级教改项目起步,逐步构建学术成果体系。第二,打破个人狭隘,敢于突破自我。洪教授以首次参与文化直播与新闻访谈的经历为例,阐释教学突破需打破自我设限的理念。他鼓励教师们敢于尝试探索,以“敢想敢做”的魄力设定职业目标,强调“先做好事情,成果自会水到渠成”的行动哲学。第三,提升学历学位,融入主流圈层。一方面通过深造优化学术背景,另一方面精准定位研究方向,避免陷入过于小众的领域,确保学术路径与主流研究趋势同频。第四,结合自身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在项目申报技巧上,洪教授给出实战建议:以评审专家的视角优化申报书,突出主题聚焦性与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学术领域前沿、地域发展需求及方针政策,增强申报内容的现实价值与创新性。第五,功成不在一日,长期坚持不懈。他分享了“每年研读20本书、每日写作500字、每年发表1篇文章”的长效积累法,强调学术研究需平衡“慢功夫”与“急不得”的心态,以端正自律的态度守护学术初心。
随后,洪教授与教师们展开深度交流研讨。多位教师携带项目申报书向洪教授请教,洪教授在审阅后,逐一提出具体修改建议。随后,他从几位教师申报书中的共性问题出发,围绕选题聚焦性、观点准确提炼、预期效果凝练表达、数字呈现直观性等多个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细致而精准的指导。他还建议青年教师可以梳理近五年重庆市教改立项项目,探索规律,结合学校实际落地,助力项目书的优化与完善。
最后,张主任谈到青年教师要静下心来,多读书多写作,保持写作的习惯,日积月累,产出成果。本次培训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理论研究、经验互鉴的优质平台,更从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术研究双维度为青年教师指明方向。未来,通识教学部将持续助力教师夯实教学教研基本功,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
图文:冯婷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艺传动态】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重庆移通学院校内选拔赛评审工作顺利开展
下一条:【学院动态】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前往“成都和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企业集中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