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智能交通教研室于9月24日下午在智能交通创新项目工坊召开“人才培养的多元路径与教学创新研讨会”。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教学改革路径。
研讨会伊始,教研室主任冯铁成老师介绍本次研讨会内容。指出固守单一化、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灵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冯老师从“多元路径是尊重个体差异、释放人才潜能的必然要求”和“教学创新是实现多元路径的核心引擎”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阐述。人才培养应搭建“立交桥”而非“独木桥”,需贯通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种成长通道,并大力拓展项目式学习、社会实践等非正式学习经历。在教学层面,呼吁参会教师积极拥抱智慧教育,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通过探究式、协作式教学及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与综合素养。
随后,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专业负责人韩冰老师结合专业建设实践分享了探索经验。表示专业建设应紧密围绕“创新培养模式”与“创新课堂模式”,着力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赛教相互促进、项目驱动学习”的多元育人体系。在教学创新方面,强调“数字化赋能课堂”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的双轮驱动策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实践教学难题,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分享了在对接行业动态需求、激发教师改革动力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表示未来将继续以OBE理念为指引,持续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负责人南亮生老师则从课程建设的微观层面,分享了如何将多元路径与教学创新落地于具体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他提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最后一公里”,教学创新必须聚焦课程内涵的提质升级。同时,有效的教学创新离不开科学的评价反馈,课堂上可以尝试引入多元评价方式,更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能力成长。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就如何有效实施多元路径、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碰撞出许多有益的思想火花。
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讨论深入,不仅深化了智能交通教研室全体教师对“三提三创”活动内涵的理解,更为后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智能交通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投身实践,助力培养多元化优秀人才。
撰稿:胡星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2026届毕业生赴重庆科创智能装备研究院开展毕业实习
下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电气控制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专项赛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