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研讨会

2025-09-19

为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精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研讨会于9月17日9点在梅若207会议室顺利举行。会议由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洁主持,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夏亮、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助理陈才、重庆清研理工智慧工厂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文森涛及高级产品经理余亚婷、市场专员吴悠,教务处处长高飞、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党晓圆、智能制造教研室主任寇晓培等教师代表参与本次研讨会。

会议伊始,主持人李洁详细介绍了参会嘉宾,同时阐述了本次会议的背景与意义——面对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需通过校企协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确保智能制造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同频共振。

随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负责人周平老师围绕《智能制造系统综合设计》《智能制造项目实践》《智能生产线数字化集成与仿真》三门核心课程,从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内容架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汇报内容既体现了课程对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覆盖,也展现了学校在专业建设初期的扎实积累,为后续校企研讨奠定了基础。

在交流研讨环节,企业专家结合行业实践与岗位需求,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夏亮肯定了现有课程安排的完整性,同时强调“学生需向‘专精’方向发展”,建议结合国家创新要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在课程中增加国产设备操作与国产软件应用内容,“中小企业对国产软件的使用率较高,这一调整能让学生更快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场景”。

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助理陈才则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指出“企业产线调整成本高、变动少,课程需更贴合企业现有需求”。建议增设工艺相关内容,同时加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衔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精能力。

重庆清研理工智慧工厂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文森涛聚焦智能制造专业的“复合型”特质,提出关键问题:“作为新型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如何有效落地?实践环节如何真正衔接产业?”建议课程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融入跨领域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该研究院高级产品经理余亚婷则关注学生对知识应用场景的认知,建议通过案例教学、企业实地观摩等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逻辑与环境。

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党晓圆对与会专家的建议表示高度认可,并强调校企深度协同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她指出,学院将积极吸纳企业意见,特别是针对国产软件应用、工艺内容强化及跨领域技能培养等关键点,计划在下一学期课程优化中试点实施。党晓圆还提议建立定期校企交流机制,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引入企业真实案例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确保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教务处高飞处长在总结中首先肯定了智能制造工程新专业的发展成效与智能工程学院付出的努力。同时,高处长还指出专业建设的路径需紧密对接产业升级趋势,强调应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一方面要依托企业真实项目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需动态更新课程模块,将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最后,高飞处长再次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充分借助企业资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真正培养出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智能制造人才”。

此次研讨会搭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高效沟通平台,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优化与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提供了清晰方向。未来,智能工程学院将进一步梳理研讨成果,优化课程内容及实践案例,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撰稿:李璞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