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学校 “四位一体双院制 + 特色课程” 特色育人模式建设,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浪潮与产业深度变革对商科教育提出的全新命题,助力 “新商科” 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商科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学创新能力,重庆移通学院淬炼商学院于8月20日-8月24日特别策划 “智教融合・课研共进:AI 时代商科教师教学创新与一流课程建设专题培训” 活动。淬炼商学院教师代表受邀莅临海南・三亚,参与 “智教融合・课研共进:AI 时代商科教师教学创新与一流课程建设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聚焦课程、产业、教师三维跃升,通过一系列沉浸式、高密度的研修环节,为商科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为学院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旨在通过专业学习与交流研讨,全面提升商科教师教学能力,为学校商科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8月20日清晨七点教师们准时从学校集合出发,并于当日下午2点顺利抵达风光旖旎的三亚。经过简短的休整,教师们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椰风迎宾·卓越启航”的团建活动中。该活动由工商管理教研室教师策划,陶羽老师主持,他凭借幽默风趣的开场白迅速点燃了现场的热情氛围。参训教师们通过随机抽签的形式分为四个小组,参与了“踢毽子、你画我猜、抢凳子、滚铁环”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环节。活动中,教师们完全沉浸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尽情享受着游戏带来的欢乐与释放。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教师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与默契,更显著提升了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热情。
8月21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兼任学校教学质量专员周加贝副教授开展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新视角与设计”和“工作坊:人工智能工具辅助下的教学资源开发实践”的主题讲座。培训精心设计AI前沿洞察环节,解读了人工智能在上课领域的最新应用趋势与前沿动态,帮助教师开拓视野,精准把握AI时代商科教育的发展方向;“金课工坊”的实操演练环节则以实操训练为核心,让教师在真实场景中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各类工具和方法,切实提升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为打造优质金课奠定基础。在“围炉夜话”环节,周加贝副教授与教师们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教师成长深入探讨了多个教学创新主题,周教授还分享了如何让课堂更有趣并将兴趣融入课程,结合学校特色,提出了如何有效使用AI工具的建议。此次交流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创新经验和实践指导。
8月22日,长春财经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分管产教融合工作)师超教授开展了“OBE理念下新商科课程改革推动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国家级一流课程为例和商科专业课程产教融合教学项目设计与实践”的主题讲座。讲座在产教融合与课程创新方面,“产教融创” 项目设计环节紧密结合真实产业需求,引导教师深入分析企业实际痛点,设计校企协同的教学项目,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实践无缝衔接。“双轮驱动”围炉夜话环节则围绕 OBE 理念下国家级一流课程重塑、AI 技术与商科教学深度融合等关键议题,组织教师开展深度研讨,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探索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此次培训为期四天三晚,除核心环节外,8月23日还以《中小企业商业故事案例集》的 AI 再设计和《梦想与实践》的读书共创为重要切入点,创新开展 “创意风暴·探新悟道” 小组成果汇报与 “梦想与实践” 读书感悟活动。在 “创意风暴·探新悟道” 研讨中,陈佳奇、田雨仟、李海燕、袁黎黎老师围绕《中小企业商业故事案例集》 AI 再设计的思路、教学设计、读书过程中的感悟展开热烈交流,分享独特见解;大家通过现场演示、汇报讲解等形式,呈现 AI 辅助教学设计、校企协同项目方案等成果,进一步促进经验共享与思维碰撞,实现智慧持续沉淀。紧接着,李欧洋、钟雪、程楠、贺静老师分别以“新商科教育中的责任与温度”、“商战是没有硝烟的战斗”、“学习彭鸿斌董事长讲话”、“用行动点燃彼此的光”等几个方面展开汇报和研讨,以书香赋能教育初心,以思考推动育人实践。
结业典礼上,曾璐副院长高度赞扬了教师们在培训期间的积极态度和深度参与。曾院长特别强调了教学创新和AI技术对于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她鼓励教师们持续学习新技术,积极探索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她期望教师们能将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最后,曾院长对教师们的未来教学工作寄予厚望,期待大家在教育领域取得更卓越的成就。
通过此次高密度研修,参训教师将在数字素养、产业视野与教育创新能力上实现整体跃升。未来,他们将把培训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高阶、富有生命力的商科学习体验,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 AI 时代与产业变革需求。同时,培训过程中凝练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成果,也将为淬炼商学院的长远发展注入 AI 与产教融合的持续动能,推动学院商科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商科人才贡献力量。淬炼商学院也将继续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创新,为商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李晓燕、林芳华
摄图:林芳华、田雨仟、陈晨
(淬炼商学院供稿)
上一条:【淬炼商学院】国际商科-双师课堂启新程:国际商学院与艺术传媒学院开学第一课传递“Everybody can be somebody”
下一条:【期初检查】我校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初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