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的重要指示,引导青年学生在研学实践中追寻红色记忆、学习英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月26日下午1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鱼城书院师生代表共赴昔日的“人间地狱”白公馆和渣滓洞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曾林、李欢、陈飞宇三位老师组织,来自各专业的30余名学生共同参加。
提起重庆的白公馆、渣滓洞,很多人都是从长篇小说《红岩》中了解到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公馆和渣滓洞位于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这里山峰连绵,环境优雅,风光秀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统特务在这两座人间地狱里关押、迫害、屠杀了大量的革命志士。虽然烈士们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但是,他们用生命谱写的英雄诗篇,将永远镌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丰碑上。
师生一行首先来到了白公馆。在老师们简单介绍之后,学生进入场馆有序进行参观。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秘密审讯关押共产党人,特意将其买下改造为军统局的直属看守所。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关押了200多名所谓的政治犯。其中抗日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就被关押其中。
随后,师生们继续前往渣滓洞进行参观。距白公馆2.5公里的渣滓洞更是声名狼藉。这里原是一个小煤窑,由于地形三面环山,便于隐蔽,军统特务害死矿主,设立了看守所。内设16间男牢,2间女牢。共产党员罗世文、江姐等700余名革命者被关押在这里。阴森恐怖的刑讯室内,一件件锈迹斑斑的锁链、烙铁、刑架、老虎凳等刑具,见证了当年共产党员面对酷刑仰天长笑,坚贞不屈的雄姿英发,告诫每一位参观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本次“行走的思政课”的活动,是一次锤炼思想的生动教学,更是一场精神和心灵的深刻洗礼。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深刻领悟了革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学生们纷纷表示,进一步认识到了“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实践中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陈飞宇
摄图:李欢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上一条:【淬炼商学院】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团队与安特布鲁艺术精酿啤酒开展深度交流
下一条:【马院之声】记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