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作为家文化培育阵地,致力于“成为学生最近的育人平台”、致力于通过温暖的书院文化感化学生的心灵、通过学生发展导师的全息陪伴守护学生的成长,让教育更大程度回归生活。瀛溪书院学生发展导师邹洲、罗美琪两位老师对书院部分寝室进行了常态化走访,与部分学生展开常态化谈心谈话,构建了学校、社会、学生、教师等“1+”对话机制,形成扁平化互动式朋辈互助格局。
学期伊始易迷茫,规划远见当先行
新学期的伊始,同学们在熟悉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选择。在走访过程中,两位书院导师就大学期间时间规划与管理问题和学生展开交流。邹洲老师谈到要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点,提前思考学期目标、学年计划、职业生涯规划,为以后的发展道路做好长远的打算。同学们听完后纷纷争先说道,要过四级、全科期末成绩力争优秀。书院导师力图以更富有温度、富有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同学们得日常,打开同学们的话匣子,切实解决新生面临的种种困惑。
心系同学冷暖,师生共克时艰
由于最近疫情反复无常,重庆部分地区疫情情况比较严重,两位老师也就疫情防控的问题与学生展开交流。罗美琪老师提醒同学们在校园里面也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带来的未知和挑战。同时老师们也谈到了要学会利用当下的时间,完成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同学们虚心听取了老师的想法,表示疫情虽然束缚了物理上的距离,但是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却仍在自由奔跑。书院导师以谈心谈话的方式履行着价值观念的持续输出,引发同学们正向思考。
浅解书院内涵,共创友邻社区
为了让同学们更快适应书院生活,熟悉书院环境,感受书院氛围,两位导师也在日常书院运作中向同学们传递着书院理念和书院特色。书院中庭露营椅上的促膝长谈、例会过程中的价值引导、办公室活动讨论中的朋辈互助,一点一滴都渗透着书院的育人目标。书院导师以近距离、鲜活的互动形式传递了书院的内核精神,守好“最后一公里”教育阵地和履行书院导师的育人责任。
书院立足于家园文化社区,以构建社区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台为目标,为学生创造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助的新圈层。书院导师以更有温度、实效性的方式输出着书院价值理念,让教育回归生活、会归互动、回归实践,让教育的对话更富有“家”的情怀。
图:杨小彦 王智豪
文:吴堂东 马佳玮
瀛溪书院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继往开来,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时代精神——传统文化社团联盟换届仪式圆满完成
下一条:【学院动态】文学创作到电影艺术升华——四部门联合开展多元学科融合访谈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