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187期 | 全生异科导师】首批优秀异科导师系列报道(第一期)

2022-10-21

为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充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育人理念,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和“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全面推进全生异科导师制。

2021年9月起,我校全面开展实施“异科导师制”专项工作。一年来,异科导师工作在全校各职能部门、学院、书院通力配合下,从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育人效果等维度均有长足进展。经历二级学院考评、书院部复评等环节,我校合川校区首批163位异科导师中,遴选出17位优秀异科导师,为进一步表彰先进,凝练工作经验,统筹规划发展,书院部牵头对优秀异科导师进行采访交流,从学科交叉、学院融合、学生沟通等多方面进行记录并展开集中报道,引领新导师迅速进入角色启动工作,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等方面阐述自己任职一年来的感受与收获,学生也从受益者的第一视角展现全生异科导师制带给他们的成长与感悟。

冯铁成——用爱心搭建师生沟通桥梁

2021年我有幸成为了重庆移通学院的首批异科导师,全中国最独特的全生异科导师制这项处于摸索阶段的工作,不可避免地面临困难与挑战。从我一年的个人体验来看,全生异科导师制是高等教育阶段一种很好的教育模式,它拉进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如何做好“知心朋友、成长伙伴、人生导师”的角色,重要的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的爱心搭建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无形桥梁生亦朋友,师之道也

异科导师要做的不是学科知识的传递,他是推进个性化、亲情化教育模式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是要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一年的异科导师工作中,触摸到的是一颗颗纯真又美好的心灵。看到他们大一刚入学时的青涩到大二的从容自若,落落大方,为异科导师的我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我也将在他们未来的大学之路上起到陪伴和引领作用,用我的爱心,指引着我的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

肖哲——用陪伴与规划拉近师生距离

成为你们的异科导师1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办公室比以往更加的“热闹”和“有温度”,“热闹”体现在现在除了有我的主席、干部来找我聊天,还有35个你们,经常来找我“谈心谈话”。和你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你们有不同性格,有不同刚进入大学的疑虑,比如迷茫,比如没有明确的大学目标、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有力的行动等等,所以,我希望我作为你们的异科导师,我也要成为你们的陪伴者和规划者。

陪伴,在于我会主动要求参与你们的每一次班会,在于参加你们的学生骨干会议、对你们进行各类竞赛指导、和你们一起师生共膳、策划趣味活动、……我要把握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机会深入到学生中,通过陪伴,在轻松的情境中把教育引导的内容潜移默化的浸润给你们,拉近与你们的距离。

规划,在于我希望我通过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资源,针对35个不同类型的你们,进行不同阶段的规划和个性赋能,同时希望有体系、有规范、有有特色的为你们提供规划引导和专项服务。

陈南西——用温柔打造和谐师生氛围

作为首批全生异科导师之一,我的35个小孩比较特别,他们都来自智能工程学院2021级(专升本)车辆工程专业,全员男生,说实话2年的相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初次带班的女老师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我看来全生异科群体是一个互促共进的师生共同体。我们学习不同专业、来自不同领域,但是我们拥有多种共同兴趣,会互相“刷存在感”,建立“同龄人”初印象从前,车间拧螺丝”是他们的口头禅;现在,我们相约生日会、欢享枇杷果、尝试跨界多元化,经历农场模拟、技艺传承、思维训练等互动体验,成为生活多面手。一年以来,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每次活动结束都会有同学问我说:“老师您有没有开课,我想来听您讲课。”作为一名非专业任课教师,我想这是他们对我最大的肯定。

 

学生感悟——这是以心换心的陪伴与成长

冯老师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相处得多,初次见面时,很陌生,心想他和同学们之间会不会存在代沟,难以相处呀。恰恰相反,他很负责、细心,每次举行活动,都会优先照顾同学们的感受,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偶尔还会给我们讲解其他专业的事。在我看来冯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和朋友,在学习上给予我们帮助,在生活上给予我们经验,给我们指导,少走一些弯路。

——外国语学院 北山书院 吴海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肖老师指导我做出学习竞赛安排和完满教育规划,时常通过完满教育教学经验指导我参与多种市级与国家级竞赛。导师平易近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困难都会及时伸出援手,悉心指导。每次在跟导师探讨的过程中都深受老师的鼓励,在老师的鼓励下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寒假的返家乡到暑假沙坪坝区共青团疫情防控志愿者,多方位的关心照顾,让我明白完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先进性。

——艺术传媒学院 南湖书院 刘文豪

 

陈南西老师在与我们交流互动中,充分发挥了全生异科导师“知心朋友、成长伙伴、人生导师”的育人角色,精心组织各类有意义、有内涵、有温度的特色活动,提升了我们个人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平时对我们学业的指导、生活的关心、职业生涯的规划、疫情期间的温馨提醒,无时不是在用心用情地陪伴着我们快乐成长。这种良好的体验真的增强了我们对校园生活的归属感。

——智能工程学院 梅若书院 苏德胜


供图:受访者

书院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