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庆祝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鼓励大学生群体尽好社团责任和义务,让全校师生切实感受到节日的温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2020年10月25日由传统文化社团联盟牵头,美食协会、千鸪弓箭社、DIY手工协会、民族乐器协会、武道协会、华韵汉服协会、书法与美术协会、逸轩棋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协会以及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九九重阳·踏秋徜徉”重阳节体验日活动。本次活动首次采用校内+校外结合,社团+志愿联动,不仅给校内同学送去重阳节的节庆关怀与体验更是给校外老人们送去关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协会文化展示)
一入场便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协会准备的滚铁圈、投壶等传统游戏。投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活动的参与不仅让大家找回童年的欢乐,同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说也让参与的人员更了解投壶的渊源。
(美食协会重阳糕文化展示)
循着香味来到美食协会,社员正带着同学们做重阳糕。重阳糕,也叫花糕或重阳花糕,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糕点;顾名思义,乃夏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节物。此糕的制作方式和食用习俗,因地而异,关于它的源起和民俗文化的寓意,也有多种说法。吃糕寓意登高,表示步步升高。糕点一出炉就被一扫而空,香酥可口的重阳糕带着美好寓意,为佳节留下甜蜜的滋味,也让大家习得更多的传统美食文化。
(逸轩棋社象棋文化展示)
与美食协会的热闹相比逸轩棋社就稍显安静。象棋早在秦朝就有了记载,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就拿“楚河汉界”来说,其代表这历史上的楚汉战争,相当于古代的荥阳、成皋之地,该处地理位置特殊,楚河汉界的说法便来自与刘邦项羽的“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象棋盘中帅将活动的米字九宫格就代表着军队统帅所在大本营。重阳博弈,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弈棋拼的是智慧,比的是谋略,斗的是心计,棋盘对弈,落子无悔。
(华韵汉服协会服饰文化展示)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华韵汉服协会通过组织体验试穿汉服,让更多的移通学子了解汉服的魅力,传达社团复兴文化而不是复古的理念,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民族乐器协会古琴与笛萧文化展示)
民族乐器协会的古琴与笛萧让人忍不住驻足,社员教给同学们一些简单的弹奏手法,手指拨弹,美妙的音符随之流出。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等特点;箫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有音阶的发音器,有8000年历史,材质是用鹰翅膀上比较粗的骨头制成的……民族乐器悦耳, 悦心, 更养心,小小的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民乐的魅力。
(千鹄弓箭社文化展示)
千鹄弓箭社这边排起长队,社员现场进行射箭教学,同学们搭箭扣弦,开弓放箭,体验弓箭文化。弓箭是一种威力大、射程远的远射兵器。弓由有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为铜或铁制(现代的箭头多为合金),杆为竹或木质(现代多为纯碳或铝合金),羽为雕,鹰或鹅的羽毛。是军队与猎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弓箭是静与动的完美结合的一个体育运动项目,传统弓箭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武道协会文化展示)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道协会现场教授同学们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还进行精彩的品势表演,跆拳道变化多端的腿法技术,在对抗中高来低往,表现得淋漓尽致,鼓舞人心。
(书法与美术协会书写展示)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与美术协会的社员通过展示优秀的字画作品,教同学们一些写字的方法技巧。让同学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磨练同学们的意志力,提高审美素质。
(DIY手工协会手工教学展示)
DIY手工协会为照应重阳,教同学们做重阳节的象征之一茱萸花,同学们拿着亲手做的茱萸花或做给自己或送给他人,怀着对作品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看着一朵花从无到有,真是一件美好而又成就感满满的事情。
(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前往紫荆园社区,开展“幸福来敲门”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志愿服务之“九九重阳,踏秋徜徉”关爱空巢老人重阳节特别活动,向社区空巢老人送去新学期的第一份温暖。
重阳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去,但它所传递的敬老、孝老、爱老的社会风气会一直存在。重阳节的不同之处,正是在于登高望乡、插茱萸、吃重阳糕的这些仪式感,而仪式感的背后,是代代相传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社团联盟以传统节日“重阳节”为发声点,运用校内外联合融动契机,举办节日特别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增强我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自信心与认同感。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者和宣传者,也期待传统文化社团联盟下一个感召全校乃至社会参与的传统文化宣扬活动创造惊喜。
(撰稿:唐玉立)
(摄影:品牌推广部)
(团委供稿)
上一条:【通识联动】“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记梁中和教授与哲学教研团队夜谈教育观
下一条:【音乐节】音乐狂欢不停 活动精彩纷呈——外围活动还将持续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