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无论是聪明还是不那么聪明,都具有一种本能的倾向,想要认真读书,完成任务,学有所成。该理论指出,如果要激发个体的潜能和内在动机,要满足个体的三个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的需要,能力的需要和连结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
自主的需要是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从事的活动拥有一种自主选择感;能力的需要是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从事的活动拥有一种胜任感和效能感;连结的需要是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保持着连结感和归属感。
根据这一理论,作为老师,或者是导师,我们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来帮助他们满足这些需要,进而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增加学生对学习、科研的投入,最终实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提供对学生自主需要的支持对于学生自主的需要,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开放地交流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提供自己做选择的机会,倡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科研任务。
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应该关注三个关键点:
第一,要给予学生完成任务的理由。要告诉学生完成作业、完成任务的意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是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积累了实践的经验,这个要和学生交代清楚。
第二,要提供完成任务的选择。老师应该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使得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研究,领域中选择自己相对比较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尊重学生的观点,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了解学生对任务的感受。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容易感知到老师对于创新的支持,进而会更加主动地迎接困难挑战,敢于创新。
再次,提供对学生连结需要的支持老师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导师需要时间投入和情感投入,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连结感。
首先是时间投入。很多学生表达了希望与导师有固定时间见面讨论的渴望。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都在网络上进行,导师更需要有固定时间与学生讨论论文、研究的安排和进展,让学生在需要指导的时候获得指导。
第二是情感投入。中国人对于师生关系有很多情感化的表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强调“言传身教”,很多学生也会把老师、导师当作自己的“师父”。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对学生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专业技艺,也是在为人、为事、为学等各方面进行指点和教诲。因此,导师对待学生也需要有真实的、可靠的、值得信赖的、无功利的情感投入。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重视、关心,不仅仅关心他们作为学生表现得怎么样,更要关心他们个人,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怎样应对抑郁状态?
接纳情绪,自我放松。疫情以来研究生复试与录取过程的波心折也会让人焦虑不安,但你成绩还不错,现在每天也能计划学习,心里多少会也有些安心。当然,可能在不同状态下,你的情绪会有些波动。此时我们可以尝试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告诉自己产生情绪反应并有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尝试去接纳它们而不是否定或对抗它们,这可能会让你能够接纳当下的自己,更加放松下来。
觉察情绪,理解需要。当情绪不稳定时,你可以尝试察觉它、了解它然后服务它。觉察到自己低落、紧张、不安的情绪时,感知此刻自己身体的感受、大脑中的想法,告诉自己,哦,原来我现在是有些难过,原来我现在是紧张。当我们在观察自己情绪时,我们的情绪强度会降低很多。但记住,我们是在体察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沉浸在情绪当中。当察觉到情绪以后,我们不应只停留在情绪表面,还要去了解它深层次的需要,甚至可以去理解情绪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当我们理解了情绪的需要和情绪背后的价值观后,我们就可以采取行动来服务我们的情绪。
寻找规律,积极调整将自己觉察到的情绪命名并记录下来,根据每种情绪的强烈程度按照1-10 的等级进行评分,汇总成一周情绪表。观察情绪表,寻找自己情绪变化的规律,例如:在什么时间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在什么时间情绪强度最大,当时主要发生了什么事情。回顾当时发生的主要事件,思考情绪与事件之间是否有联系。如果有联系,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事情是怎样影响到情绪的。情绪背后有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因此当事件或情境触发或者影响情绪时,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认知或者行为,来适应新情况、新变化。
评估程度,主动求助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除了学习,生活中还要有人际交往、运动、阳光与美食等等,这些都是让人愉快的生命体验,也是降低抑郁症状风险的有力保障。
对于儿童及青少年而言,社会支持可降低80%的抑郁症或抑郁症状风险,尤其是来自父母、老师和家庭的支持;对于青壮年而言,社会支持可降低26% 的抑郁症或抑郁症状风险,尤其是来自配偶和家人的支持。珍惜在家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日子,与父母进行良性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你减轻压力,调整心情。还有研究表明,日光及明亮的光线能促使人脑松果腺分泌释放一种脑部荷尔蒙,此荷尔蒙的部分作用即是预防抑郁。春天来了,可以走出家门,在阳光下活动活动身体,使身心得到放松。
资料来源:微言教育
(宣传新闻中心)
上一条:495期|书院印象:“云端”阅分享,书香满智工——荷悦书院群联合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开展“笔墨生香、手写书摘”活动
下一条:【移通战疫】现在可以外出就餐了吗?——移通战“疫”之1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