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教研活动】学习学校文件精神,工商管理教研室全员上阵

2021-04-19

4月9日,为进一步学习学校文件精神,理解学校发展理念,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为企业尤其是信息产业企业不断输送具有商业思维、创新意识、领导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顾海兵教授与工商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在5教5楼商学图书馆开展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不仅是让教师进一步理解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为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从教学角度

针对现阶段“课堂与人才培养定位不匹配”、“课堂中讨论课是主要授课方式,那讨论题目如何定?怎样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没有企业经历,所以列举企业事例的时候,学生理解不了”、“在开展讨论课过程中,教师多数是单打独斗,常常是1人设计,可能不科学”等主要问题。顾教授围绕教师提出的讨论课与案例教学进行详细答疑。

1.讨论课。首先,教师要做好自我定位。教师是一个良师益友,所以教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多多交流,做朋友。其次,讨论课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不需要去设计标准答案。而且教师可以就不懂的领域及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最后,当讨论题目与企业相关时,可以让学生去做企业调查、结果分享。

2.案例。案例教学一直困扰着老师。大型企业案例脱离学生视野,可能存在过时现象。那如何得到第一手鲜活案例?教师要“吃透”合川,多多与学校周围店铺交流,了解它们的运作。比如顾教授在一家店铺吃饭时,观察到点餐系统,就与老板交流,使用点餐系统后,不仅减少人工,还提高了准确性,了解后还得知使用该系统的公司垄断了学校周围店铺。

从教师发展角度

顾教授谈到:“虽然职称已经下放到各学校,但是评价标准依然由重庆市教育委员掌控。所以,教师不能改变该规则,只有适应,教师可以进行自我修炼,如多看看哈佛、剑桥等名校公开免费课程;多看看公司发展史或人物传记;多听听新闻,了解时事;多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是如何运营的。”

此外,老师们就最近学习的一些学校文件和顾老师进行交流,对最近阅读的“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部分内容进行了分享。学习学校文件精神和发展理念的同时,也认为自身必须提高专业素养,走出学校,多参与企业的实战项目,增长实践技能,再反哺课堂。只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通过长达2小时的沟通交流,不仅让所有老师进一步理解了学校的发展精神,也让教师掌握了开展讨论课的技巧,未来也将继续以奔跑的姿态快速成长。

 

 

图文:张栋

(淬炼·国际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