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育人融合】从世界抗疫格局,看中国制度优势——通识走进书院之“行知讲堂”第二期

2020-04-27

为充分贯彻我校“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全球化视野、跨学科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能力,历史课程团队在通识与书院融合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力求创新。本学期为应对“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新情况,打造“行知讲堂”,将通识教育资源引进书院,形成通识第二课堂育人格局。

“行知讲堂”属于“知行”博雅工坊中的致知·智识”板块,“知行”博雅工坊乃通识教学部与别都书院携手打造的系列活动,包括“致知·智识”、“知至·践行”两个方面的内容。《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知行”意在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因此,“知行”博雅工坊以书院活动为主体,融合通识教育第二课堂育人理念,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知识、明确信念和目标。同时,以实践为导使学生具备德行和智慧,从而以知行合一的角度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知识与情怀结合,具体分为“知”和“行”两个系列类别,如下图所示:

“行知讲堂”采取“导师+嘉宾+朋辈学长”的形式,通过校内外通识教育资源的整合,以书院活动为载体,开展线上与线下专题讲堂,即通过线下讲堂的面对面授课,促进通识课程教师与书院学生的知识碰撞与情感交流;通过云端课堂多方位参与,让学生纵横时政、阔论时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行知讲堂更具丰富性和多彩性。

随着我国疫情态势已从高位运行期进入中位运行期,中国制度下的力量已经愈来愈强地释放出来。与此同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了大国担当,但从世界抗疫情况来看,当前疫情控制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李梅老师特邀请嘉宾向建老师坐镇“行知讲堂第二期”,于2020年4月20日上午10点在别都书院进行了“从疫情防控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线上直播讲座。向建老师就职于重庆市渝北区政府办所属政务信息中心,他从自身工作经验与感悟出发,以当前世界各国抗疫情况为例证,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制度的优势。

首先,向老师以全球疫情发展数据为总览,分别从美国“特朗普推特抗疫”、瑞典“四不政策”、英国“群体免疫法”等方面,论述了西方国家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其应对能力、应对方式的不足,体现了国家体制、国家治理体系的劣势。相反,中国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彰显了坚持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体制优势。

随后,向老师抛出美国患者的医疗账单,在医疗保险保障覆盖不足或范围狭小的前提下,有很多普通民众因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如2019年33%的美国人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了治疗,导致2万美国人死于流感。而在我国,党中央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在疫情面前,国家愿意为一个最普通的病人,花100多万元的费用,放眼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向老师指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显著价值追求。

最后,通过例举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等在重大危机面前民众和社会的不同反应,向老师强调,这映衬出了一个国家的民族底蕴和民族意识的差异。如韩国在新冠状疫情恶化之际,该国“新天地”教会仍正常进行礼拜。而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在家隔离病毒,全国一盘棋,上下齐心、协力奋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政治优势。

向建老师富有深情的演讲,以及其慷慨激昂的案例论述,吸引了近500名师生前来围观。尤其讲到心血沸腾之处,粉丝们在评论区争相发言,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疫情无国界,制度有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此次战役中表达的淋漓尽致,也增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图文:李梅

(通识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