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创意写作学院】诗意的栖居,远游与返乡——记晋渝两校创意写作作家班师生交流会

2019-06-04

 

小满刚过,重庆的热就这样从四面袭来。阴雨与闷热交织,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迎来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在汗水与诗情洋溢中度过了充实的两天移通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月25日下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用一场主题酒会热情地招待了来自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二十多名师生们。5月26日上午,在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两校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的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创意写作及诗歌的交流会。


(晋渝两校创意写作作家班交流)


首先,创意写作作家班班主任、作家毕然老师介绍了创意写作作家班的渊源和发展情况,本着以培养作家为目标的初衷和理想筹建这个新兴的团队,然而具体该怎么操作执行,没有借鉴,没有参考,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情况下,创意写作学院制定了严密的招生培养计划,面向全校大一新生举办宣讲活动和选拔择优,通过笔试面试几轮环节,选拔出了第一批100名热爱文学写作的学生,并顺利实施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专业课程,为了使得学生尽快建立写作思维模式,开设《创意写作思维训练》的课程学习,以挖掘、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导,并将学院与地方文化接轨的图书项目《钓鱼城文丛》纳入《实践写作》一学年的课程,重在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学习写作,通过实践采风学习如何搜集整理资料、如何外出采访、与人沟通、获取信息及完成写作,同时在一学年的下半学期开办以工坊制为主导的写作课程,通过不同作家老师所擅长的创作领域,针对不同文学类型划分了小说、散文、诗歌、非虚构工坊,通过作家面对面教授完成作品的过程,使得学生开始尝试创作,并了解整个创作的过程。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在2018年新生入学之际,创意写作学院果断地制定了首届“创意写作作家班”的招生培养计划,并顺利地在全校各个院系选拔了100名热爱写作的学生。


(作家班两地师生交流会——作家毕然老师介绍成果)


在作家班成立之前,热爱文学写作的同学都被纳入了校级社团——创意写作团,其中2015级的学生赵威因写作天赋和才华被毕然老师发现,引导鼓励其写作,每天写一首诗成为赵威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半年过后,他已经写了厚厚的一部笔记本的诗作。在天赋和勤奋的努力下,赵威开始创办诗歌内刊《巴山栈》,并在创意写作学院教师诗人鲁登老师的指导下更为精进,他的诗作被作家苏瓷瓷老师推荐发表至国家级的文学刊物《山花》,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肯定。

首届创意写作作家实验班的黄明洋是2016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了,热爱诗歌深入骨髓的他作为“双子湖”诗社的社长,在首届“晋渝两地诗歌对抗赛”中获得“校园十大诗人”的称号,并在第二届“晋渝两地诗歌对抗赛”中荣获金奖。他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创意写作作家实验班,如果没有遇到这些认真而敬业的作家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他怎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更不会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毕然老师分别用创意写作团和创意作家班的两名学生的写作情况和成绩做了分析,表明对学生只要引导得当,通过先天内在的秉赋资质和后天勤奋,同学们都会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成就感。因为文学从来都不会辜负任何一个真心爱它的人。

作家苏瓷瓷老师为学生讲述作家班诗歌工坊的课程安排及关于传统诗和现代诗的主题交流,作为创意写作学院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的苏瓷瓷老师,本身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她先讲解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精神上的“远游”和“返乡”在其诗作中的体现,讨论分析诗歌的本质是。随后,深入浅出地用了徐志摩、林徽因、穆旦等优秀诗人的诗歌作品做了关于现代诗与传统诗的解读,并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和多多的《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分析了同样写乡愁,两位诗人不同表达的创作手法及内涵。在赏析九零后诗人秦三澍的《低空》后,苏瓷瓷老师总结了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语言区别和修辞区别。


(作家苏瓷瓷老师对于诗歌的精彩解读)


大家对苏瓷瓷老师对于诗歌的精彩解读听得意犹未尽,在交流提问环节,学生和教师针对具体的创作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苏瓷瓷老师针对自己写诗歌和小说的感悟,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写作的原由,以及对“诗人的天职”的理解。毕然老师的创作力使得众多老师和学生产生了好奇,是什么使得她在忙碌的生存和繁忙的教学中还能坚持不懈的进行写作,毕然老师坦诚地告诉大家:自己的写作均是在零碎的时间中挤出来的,写作是在闹市中寻求心安的慰藉,很多作品都是在路上构思完成的,同时远游与返乡也是她在写作中的宝藏。两位作家的创作各有各的领域、方向和特点,她们的分享对于在座的师生都有很多的启示。

夏日午后,穿过蝉鸣响彻、花香四溢的校园,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师生又开启了真正的远游与返乡的模式,挥手告别了美丽的移通校园,希望在返乡中真正找到自己写作诗意的栖息地。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