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2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钓鱼城研究院在爱莲书院举办了第四期三江论坛 “天迹:钓鱼城陈列与反思”。钓鱼城研究院陈巧蓉老师担任主讲人,位光辉副院长担任主持人,杜春梅老师担任评议人。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位光辉副院长希望同学们深刻体会和平的来之不易,珍惜大学时光。
“什么是博物馆?”陈巧蓉老师以此问题为引。在同学回答“某一段历史时间的珍藏,宣传这段历史的平台”后,陈巧蓉老师先后给同学们介绍了不同机构对博物馆的定义。然后从“博物馆概论”“高校博物馆”“钓鱼城历史陈列简介”“钓鱼城历史陈列反思”四个模块展开详细讲解。陈老师通过提问互动方式,使在座同学参与其中,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杜春梅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评议。她指出,作为博物馆的成员,应该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应该思考博物馆如何在当今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2月13日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日子,很多事物不能忘却。通过这次三江论坛,同学们明白了博物馆的存在是人类发展足迹的载体,是历史的记忆,也是那些不能忘却、无法忘却事物的归处。
撰稿/摄影:李慧 蒲朋瑀 易俊辰
(钓鱼城研究会供稿)
上一条:【通识教育】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9级通识课程选修指南(三)
下一条:415期|书院印象:榜样力量,遍地绽放——新时代北山书院的青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