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移通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移通非遗】我校非遗中心举办非遗教育“第三期峡砚制作技艺”传习班顺利开课

2020-11-23

11月20-22日,由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三期峡砚制作技艺传习课在北山斋E101顺利开课,砚雕大师易宗成应邀为来自我校非遗研究会及传统文化社团联盟的三十余位学生授课指导,此项教学工作由非遗中心教师李凤勤组织并实施。

课程伊始,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合川峡砚的特点和从宋代出现到如今渐渐被人们遗忘的传承不易。并从颜色深浅、材料特点等多方面,把合川峡砚与端砚等其它峡砚做了对比分析。同时,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寻石过程中发现化石的奇遇经历。易宗成老师提到,峡砚雕刻真正需要传承的是技艺而不是峡砚产品,他希望峡砚文化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

进入实践阶段的课程,易老师打破了之前全部按照模板雕刻的方式,浅浮雕是本次课程的主题,易老师先单独教同学们如何构思自己的作品,让每位同学都能将自己的独特构思展示在砚台上。他说:“意在刀前,要留白三分之二以上,注意虚实结合”。并讲解了刻制方法,边说边拿着刀在石头上演示。

同学们拿着砚石仔细端详,构思,过了良久,有的同学开始拿着刀窸窸窣窣地刻起来,右手握刀,左手紧按着石头,更有者拿着小锤子轻轻敲击刀尾,刀过留下了优美的线条和细碎的石末。随着时间的飞逝,同学们的作品也渐渐成型了,有各种姿态的荷花荷叶,劲挺的竹子,古朴的钓鱼城等,有的同学手上磨起了泡,甩了甩满是石粉的手,马上又埋下头来继续雕刻,仿佛忘记了疼痛,也忘记了时间,粉尘下的是刀痕,更是一颗对非遗热爱的心。让同学们感受传承传统文化的魅力,便是非遗教育的意义所在。

 

 

撰稿/摄影:万家鑫 李冰霞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