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中国青年报重庆记者站负责人耿学清记者莅临我校,通过品宣技能讲座、交流座谈等形式,就“重庆移通学院传播‘破圈’之道”深入探讨。学校副校长李文豹、校长助理谢银平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
14:00,在南江书院,耿学清记者带来一场名为《新闻采写与高校文化传播的“破圈”之旅》的讲座。该讲座作为“融媒赋能”系列讲座的第一期,是学校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全新推出的品牌项目“开篇”,是立足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联动全校各单位高效推进“双一流之外首选大学”品牌愿景传播的新努力。双校区品宣中心每月将邀请宣传领域专家、大咖、资深记者等进校,以讲座、课堂等形式,为全校师生提供品牌传播经验分享及技能辅导。
首期嘉宾耿学清记者从亲历的多个新闻案例入手,详细讲述了作为新闻工作者奋斗在一线的故事。在他看来,当下热门的AI技术崛起不会代替新闻采写特别是深度采访,他认为新闻采访工作的核心技巧是“真诚”:“真正的新闻不是追逐流量,而是深入一线挖掘故事,而挖掘故事最重要的便是投入真诚,人类拥有机器没有的共情能力、同理心——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同时他以郑州地铁事件为例,指出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制造“爆点”,而是推动解决问题、捍卫社会公共利益。对于高校文化传播而言,踏踏实实办好教育的同时,挖掘有个性、有故事、有发展的青年典型,展示学校育人成果同时带动大学生群体向上向善。
讲座后,耿学清记者参观了学校建设的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文化根脉滋养时代新人,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设是学校立足本地办学服务地方文化的体现,师生共研对綦江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溯源剖析,对优秀非遗作品展出,填补了綦江非遗馆的空白,也是学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的生动实践,回应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移通作为”。
随后,双方在非遗馆会议室做交流研讨。校团委副书记蔡星宇对学校“完满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理念进行解读,详细介绍“完满教育”四大板块(即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艺术修养与实践、竞技体育)的运作模式和成果。
副校长李文豹表示,学校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通过双院制、异科导师等特色机制,构建全方位浸润式育人生态。学校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出最适合重庆移通学生未来发展的培养模式。“我们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心理动态、社会适应能力等,想让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这便是学校“完满教育”的核心,同时,学校积极与其他高校共享重庆移通学院的培养模式和经验,希望通过学校的案例分享,为全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提供思路或参考。
校长助理谢银平表示,学校持续深化育人创新,以高水平投入构建特色教育生态,配齐硬件设施与师资建设,同时立足文化传承与科技融合,建成非遗馆等特色平台,培育出“非遗活化”等品牌项目,成果丰硕。学校将加强与知名高校联动,深化学习优秀创新经验,持续书写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移通答卷”。
本次讲座交流不仅是学校强化与权威媒体合作的重要一步,更是对移通品牌传播“破圈”之路的深入探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一线,挖掘师生奋斗故事、传播“实践育人”的独特品牌,让社会看见移通人的成长与价值。重庆移通学院将持续以“真诚”为底色,讲好育人故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品牌形象。
文案:米馨琪
图片:夏黔渝
(品牌宣传与新闻中心出品)
上一条:重庆移通学院召开三月品宣工作推进会:以招生为抓手,全面提高学校宣传工作水平与质量
下一条:跨校合作科教、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重庆移通学院X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首届“卓越工程师班”顺利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