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第三届“成长·工程师”专业学科竞赛系列活动之第七届焊接技能大赛圆满结束。来自我校各院系的548名参赛选手经过多轮比拼,最终,经实训中心专业评审老师打分,评选出34名获奖同学。
为增强我校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继续做好学科竞赛工作,持续推动完满教育与学术教育联动融合“1+1>2”,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团总支特此举办第三届“成长·工程师”专业学科竞赛系列活动之第七届“摩”炼意志,“焊”勇前行焊接技能大赛。
本次焊接技能大赛共历时16天,参赛选手们在紧张的时间里,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11月25日至11月27日,参赛选手们进行了本次焊接技能大赛的赛前培训。培训中,陈俊霖老师讲到:“焊接时,要保证每个焊点焊接牢固、接触良好;锡焊点光亮,圆滑而无毛刺,锡量适中;焊接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碰焊笔尖,小心烫伤”。参赛人员根据陈俊霖老师的讲解,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通过赛前培训以及初赛的磨练,让同学们认识了焊接,了解了焊接,选出了160名同学进入复赛。
11月28日,焊接技能大赛复赛在第一实验楼S1505教室开赛,本次复赛作品的制作难度相对与初赛来说有所增加,复赛要求区分电路板、二极管、电阻等元器件的长脚短脚,并实现其对应的电路功能。进入复赛的选手相对于初赛时的手忙脚乱,此时已“气定神闲”,通过这一轮激烈地比拼,他们不仅在焊接工艺上取得了进步,而且提升了自己的心理素质。
通过两轮比赛的角逐,40名同学成功进入决赛。11月29日,焊接技能大赛决赛正式开始,所有选手小心谨慎、仔细耐心地焊着手中的细小零件。来自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2018级的杜勇同学虽然是有过一次比赛经历的“老朋友”了,但本次比赛的操作过程中他也不敢分神半分。他低着头,左手拿着焊锡丝,右手拿着电烙铁,小心翼翼地焊接着电路元件。不难看出,这轮比赛充满挑战,操作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经实训中心陈俊霖、冯文果、蒙嘉文三位专业老师打分,共评选出34名获奖选手。12月3日,为表彰在本次焊接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的选手,我院在第一实验楼S1505教室举办了本次技能大赛颁奖仪式暨成品展。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副院长何燕老师、团总支书记梁少锋老师、实训中心郭爽老师以及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辅导员老师们出席本次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上,来自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邓英杰同学说道:“我是来自高本班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学过一些焊接知识,而通过本次焊接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焊接技能,非常高兴”。与此同时,来自智能工程学院的陈天杰同学谈道:“作为智能工程学院的学生,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我非常激动。回顾整个比赛过程,令人难忘。这次比赛,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焊接技术,更让自己收获了一群朋友、一份肯定、一份信心”。
美好的分享时光转瞬即逝,第七届焊接技能大赛也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焊接技能大赛不但提高了同学们的焊接技术,更是激发了同学们那颗热爱实践的心!这次比赛只是开始,不是结束,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成长·工程师”专业学科竞赛还有更多精彩活动,期待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撰稿:刘秀芬 摄影:刘秀芬 杨杰)
(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团委转稿)
上一条:【商科教育】东湖长技,师以自强——我校财务管理教研室赴武汉学院考察交流
下一条:【志愿服务】“志愿如我,青春似火”——记淬炼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12·5国际志愿者日快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