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文化”本是亚文化现象的一种,却也可以让生活更精彩。在疫情防控期间,同学们大都宅在家中,为丰富同学们的宅家时光,一改人们对“宅文化”认知,重塑“宅文化”,让大家感受独特的宅文化,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在3月组织开展“宅文化”进化论——e起宅系列活动,包括文艺宅、学习宅、公益宅、体育宅等内容,此次活动历时一个月,同学们积极参与,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提升自我、收获自我。
温情文艺宅 作品寄希望
艺术寄托着疫情中的希望与温情。3月2日至6日,大数据与软件学院于线上面向全校开展了以战“疫”为主题的“宅文化”进化论之“文艺宅”活动。本次活动收到作品26份,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2000次。同学们用自己的文艺作品表达着自己的思想与态度,深刻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与众志成城战疫情的坚定信念。同学们的作品内容丰富,有飘逸的书法,不拘一格的绘画、漫画,独具匠心的手工作品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作品展现着艺术的美,很好地诠释了战“疫”这一主题。
抗疫学习宅 学习与提升
共同学习,分享快乐。2 3月7日,大数据与软件学院于微博、QQ等线上平台举办了“宅文化”进化论——小e陪你e起宅系列之学习宅活动。“学习宅”的开展,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让宅在家中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有意义。通过阅读书籍与观看电影,同学们不仅可知晓人生百态,对不曾经历过的情感也能了解颇多,与大家分享感悟也无疑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
学院的辅导员老师们同样参与到了活动中来。2017级辅导员何倩老师,分享图书《皮囊》,跟随蔡崇达用冷静、客观的方式听骨肉间的故事。2019级辅导员齐婷老师,分享图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在读书中,认识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2019级辅导员谭柳老师分享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探寻各国的教育理念与特色,并最终回归中国本土教育,总结经验,了解他们在教育问题上对传统和现代的思考。
奉献公益宅 促家乡发展
3月16日-22日,大数据与软件学院于线上举办“我为家乡代言·‘益’起行动”e起宅系列活动之公益宅活动。本次活动鼓励同学们通过多元化作品设计,以平面海报、创作诗歌、拍摄短视频等形式发现生活之美,结合家乡文化特色展现家乡风貌,宣传家乡文化,为家乡发展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公益力量。在活动期间,共收集到有效作品60余份,来自各个院系的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乡道着一声声久违的眷恋。在特殊的防疫时期,“公益宅”活动不光解决了疫情当前不出门的苦闷生活,也成功的呼吁了同学们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关心着家乡的疫情滞销农产,为公益尽一份绵薄之力。
活力体育宅 运动强身健体
加强锻炼,迎接开学。3月26日,大数据与软件学院举办了以运动、活力、燃烧、瘦身为主题的“宅文化进化篇”体育系列减肥打卡活动。漫长的疫情隔离假期让同学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中学习,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本次活动向同学们倡议科学饮食、均衡营养;科学运动、健康生活。活动进行到一周,同学们的体重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精神面貌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减肥不仅仅是减同学们的体重,更是“减”之懈怠。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一改假期的慵懒,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逐渐展现了出来。
走向未来 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0年3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线上“宅文化”进化论系列活动是一剂活力药,为宅在家中的同学们注入了新的青春血液。同学们在“宅文化”进化论系列活动中,展现了对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更展现了当代新青年的精神面貌与朝气。艺术宅,是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在这场疫情中,更似一种温情永存。学习强国是同学们在学习宅活动中的初衷,把握充分的知识,才能兴邦。同学们在公益宅中培养爱心奉献精神,在体育宅中强身健体、锻炼毅力。“宅文化”进化论系列活动将学习、文艺、体育、公益等有机结合,引导同学们宅家全面发展,在完满教育中实现自我的完满,走向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团总支供稿
(团委转稿)
上一条:【青马工程】“艺随我动·乐绘完满”创意文化主题活动——记完骨中阶八班完满超级团支部活动
下一条:【教研活动】经验共分享,交流促成长——记淬炼商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师培训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