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7点,我校特邀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运超教授于巴里下人剧场开展了一场以“识读大学,适应大学”为主题的讲座。主讲人陈运超教授认为尽管同学们已进入大学3个月,但不一定真正适应了大学。他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能够认识大学,懂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
捕获自由 必先自律
首先,陈运超教授以高中和大学的作息时间进行了对比,他谈到高中生活次序井然,禁止恋爱,而大学却完全不一样,没有固定的生活次序,自由恋爱。他通过电影《少年的你》阐述了教育是命运共同体的观点,高中师生所演绎的生活质量,直接决定着大学教育的品质。他说这部电影有一句印象特别深刻:“高考结束了,你就自由了。”但他强调过度自由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自由的同时必先学会自律,大学的作息时间要有一定的规律,不要沉迷于虚拟世界,没事就多去图书馆。他建议同学们多读人物传记,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那些伟人自律的精神,懂得那些非凡的成就也是通过他们辛勤的付出换来的。
适应环境 确定目标
随后,陈运超教授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要适应大学,而不是大学适应大多数的大学生?他回答道:“当你年轻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只有尝试着去适应它。同样你到了大学,你没有足够的知识,没有足够的智慧,你去改造这种大学的时候,你必须先学好适应。”其次,他说道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要么没有明确的目标,要么没有实际的目标。针对这一问题,他特别强调同学们不要在大一大二就开始想到要考研,考研的课程繁多而且复杂,如果刚开始学习的内容过多,最终会显得非常平淡,就算考研成功也没有真正的工作能力。
互相包容 融入大学
陈运超教授结合高考和成人的角度,表明并不是高考结束之后或年龄满18岁以后就是真正的成年人。他说道大学就是让同学们真正成为成年人的一个平台,一个契机。大学的人是比较复杂的,每一个同学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习俗文化和爱好。他讲到学会包容以及合理的相互沟通,将会使同学们更好更快的融入大学。
抓牢资源 勤学好问
最后他谈到许多同学在大学听不懂课而到烦恼的问题。他先分析了其根本原因:大学课程较少,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较多,并且没有充裕的复习时间。他告诉同学们一定要懂得与老师保持好关系,有学术上的问题就多问老师,平时学校开展相关的课程多积极参加,学会抓住学校提供的资源。
在讲座结束之际,同学们用心举手询问了许多问题,包括考研的难度、干部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纠纷以及怎样更好的结交人脉关系等问题。最后陈运超教授将同学们的疑问一一解答,他希望他的解答对同学们有所帮助,赢得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此次讲座通过对大学生活多方面的总结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教会了同学们如何更好适应以及融入大学的方法,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迷惑的大学之门,使同学们在大学征途路上的思路更加清晰!
撰稿:付渝洋
摄影:王晶坤 丁雪荣
(大学生记者团)
上一条:405期|书院印象:双院联动 共寻商道——记汇江书院与淬炼商学院协作共建探索
下一条:【社团活动】享丰收之喜 悟营销之道——第五届农作物营销大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