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领略国饮魅力,感受茶文化的文化精髓,学习更为系统的茶学知识,培养良好的饮茶习惯,北山斋精品茶会第三期于12月4日下午在北山斋顺利展开。此次茶会的茶品是乌龙茶,由茶学社的指导老师陈明波老师进行讲解和冲泡,以希同学们在学习乌龙茶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通过正式的品饮,感受到乌龙茶与众不同的香气和滋味。
首先,陈老师对乌龙茶的传说进行了简要地概述,福建省一茶农,姓苏名龙,因长得黝黑健壮,因而被唤为“乌龙”。一天,虽已采茶完毕,但因打猎而忘记了背篓中的茶,待到第二天发觉时,茶青已经发生了变化,于是死马当活马医,用放了一夜的茶青制茶,没想到制成的茶品香气和滋味都更胜以往,这就是“乌龙茶”的由来。然后,陈老师对乌龙茶的分类进行了说明:乌龙茶可以分为四大类: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闽南乌龙以铁观音为代表,闽北乌龙以大红袍为代表,广东乌龙以凤凰单丛为代表,台湾乌龙以东方美人和冻顶乌龙为代表。陈老师希望通过对乌龙茶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能让同学对乌龙茶有一定的认识,然后能选购出自己出心仪的乌龙茶。
接下来,陈老师便拿出了自己所带的三小袋乌龙茶:闽北乌龙的代表金奖大红袍、闽北乌龙的小品种雀舌与广东乌龙的代表鸭屎香凤凰单丛。对这三款茶品进行简单地说明后,陈老师重点对大红袍的传说进行了讲解:一文人赴京赶考,途经武夷山天心岩禅寺,突发腹疼,经该寺院方丈赠茶,之后得以痊愈,才能按时考试,高中状元。后来,该寺院还因各种机缘巧合而凭借此茶治好了太后的腹胀病,使皇帝龙心大悦。因此,该状元奉旨礼拜该茶树,并将身上所披的红袍脱下来覆盖在茶树之上,大红袍因此而得名。
乌龙茶的滋味固是一绝,而它优于其他茶的地方,不仅在于其醇厚美妙的茶汤,更在于其无与伦比的香气。于是,陈老师在用热水温杯洁具后,便利用盖碗本身的热量,去激发乌龙茶本有的香气,让同学们领略乌龙茶美妙无穷、天然独特的茶之香气。对于闽北乌龙,大家都认为有果香、蜜香、甜香、花香等香气;而对于广东乌龙的鸭屎香凤凰单丛,大家评价不一:有人说像家乡野花的味道、有人说像金银花的味道、甚至有人说是一种带点臭味的花的味道……对于这种现象,陈老师用“千人千鼻”的理论进行了解释:人的两个鼻腔顶部,各有3.7平方厘米的嗅上皮,嗅上皮由高达1200万个嗅觉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因个体差异,对复合气味中所包含的单一气味的敏感性不一样,因而每个人所闻到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最后,陈老师进行乌龙茶的冲泡,并对乌龙茶的冲泡技巧进行了简单地说明:水一定要是沸水,然后水壶沿盖碗内壁转动一圈,最后定点高冲。之后,同学们用纸杯端着从公道杯中分离出来的茶汤,听着簌簌的落叶声,闻着让人心旷神怡的香气,在北山斋这片小天地中,静静地品啜着茶汤,感受着天地之静美……
撰稿:陈明波
摄图:黄仙进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地域研究】临三江•敬忠魂——记合川钓鱼城遗址实地考察活动圆满举行
下一条:【社团+志愿】志愿“心”课堂,浇灌“心”花朵